复杂生物样品中多物质一同检测及技术应用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zhengnan8011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乙酰氨基酚体内代谢网络分析及其在999感冒灵颗粒剂相关药代研究中的应用对乙酰氨基酚(APAP)是临床上最为常用的解热镇痛药,主要用于治疗感冒等疾病引起的发热及疼痛。虽然治疗剂量下的对乙酰氨基酚被认为是安全的,但是过量服用该药可产生具有生命危险的肝中心小叶坏死。对乙酰氨基酚的肝脏毒性与其在肝脏中的代谢密切相关,在细胞色素P450酶介导下对乙酰氨基酚氧化产生超活跃代谢物中间体N-acetyl-p-benzoquinone imine(NAPQI),随后NAPQI与细胞中蛋白上的半胱氨酸基团共价结合形成对乙酰氨基酚-蛋白结合物,这是对乙酰氨基酚产生毒性的重要环节。在治疗剂量下对乙酰氨基酚的用药安全依赖其体内多种代谢途径的协调配合,这些代谢途径围绕对乙酰氨基酚和NAPQI所形成的网络包括:保护性代谢(限制NAPQI的生成)和解毒性代谢(淬灭生成的NAPQI)两个部分。保护性代谢主要包括对乙酰氨基酚的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硫酸酯结合反应、羟基化反应及其后续代谢反应;解毒性代谢主要是NAPQI与谷胱甘肽的结合反应及其后续代谢反应。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的产生与上述代谢网络的失调和破坏密切相关,造成NAPQI的产生过多(因过量用药和/或因保护性代谢缺陷)和对其解毒不足(因谷胱甘肽耗尽)。深入研究对乙酰氨基酚肝毒性对于拓展人们研究药源性肝脏毒性的思路和手段具有积极的意义,全面分析对乙酰氨基酚体内代谢网络是开展该研究的一项关键技术,为此我们建立了全面分析对乙酰氨基酚体内代谢网络的方法,并确定了最佳的样品选择。首先,通过文献查阅确定了 10种对乙酰氨基酚体内代谢物(六种保护性代谢物和四种借毒性代谢物)作为分析方法的被测化合物,其中六种保护性代谢物为:对乙酰氨基酚-4-O-硫酸酯结合物(M1)、对乙酰氨基酚-4-O-葡萄醛酸结合物(M2)、3-羟基对乙酰氨基酚(M3)及M3的后续代谢物3-羟基对乙酰氨基酚硫酸酯结合物(M3-1)、3-羟基对乙酰氨基酚葡萄醛酸结合物(M3-2)和甲基化3-羟基对乙酰氨基酚(M3-3);四种解毒性代谢物为:对乙酰氨基-3-谷胱甘肽结合物(M4)及其后续代谢物对乙酰氨基-3-半胱氨酸结合物(M4-1)、硫甲基3-嗪-对乙酰氨基酚(M4-2)和3-N-乙酰-半胱氨硫酰-对乙酰氨基酚(M4-3)。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建立了一同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原形化合物)及这10种代谢物的生物样品分析方法,该方法灵敏可靠。通过大鼠实验获取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血浆、尿和胆汁样品,大鼠通过灌胃给药对乙酰氨基酚和999感冒灵颗粒剂(一种含对乙酰氨基酚的中药化药复方制剂)。通过分析给药后的上述大鼠样品,比较对乙酰氨基酚及其两部分代谢的各种代谢物在血浆、尿和胆汁三种样品中的出现情况,以确定能够全面反映对乙酰氨基酚代谢网络的生物样品,进而比较999感冒灵颗粒剂给药与对乙酰氨基酚单体给药后对乙酰氨基酚代谢的异同。在本项研究中,我们建立一种能够一同检测对乙酰氨基酚及其10种代谢的分析方法,该分析方法可用于分析上述三种大鼠样品。研究结果表明,对乙酰氨基酚给药后大鼠血浆中主要检测出对乙酰氨基酚原形化合物和5种保护性代谢物(其中主要代谢物为:M1和M2),但解毒性代谢物浓度很低;胆汁样品能全面反映对乙酰氨基酚原形化合物及其两部分代谢物(共9种,其中主要代谢物是:M1、M2、M4及其后续代谢物M4-1);尿样品中检测出的物质有:对乙酰氨基酚原形化合物和5保护性代谢物(其中主要代谢物是:M1和M2),解毒性代谢物的浓度虽低于保护性代谢物的浓度,但前者也易于在尿中检测(其主要代谢物有:M4-2和M4-3,均为M4的后续代谢物)。上述结果提示:大鼠血样不是能够全面反映对乙酰氨基酚代谢网络的理想样品,大鼠胆汁虽能全面反映对乙酰氨基酚代谢网络,但这种样品难以在临床试验中从人体受试者上获取是其欠缺,大鼠尿样也能和胆汁样品一样全面反映对乙酰氨基酚代谢网络,考虑到从人体受试者上的可获取性,尿样可能是未来开展对乙酰氨基酚人体实验的理想样品。另外,研究结果还表明:给药999感冒灵颗粒剂后,对乙酰氨基酚的大鼠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体内代谢与给药对乙酰氨基酚单体相似,提示999感冒灵颗粒剂中的中药成分对复方中的对乙酰氨基酚的体内代谢可能影响有限(即:药代性质的中药-对乙酰氨基酚相互作用有限),该结果还需通过进一步开展人体药物相互作用研究及999感冒灵颗粒剂中的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来确认。如果999感冒灵颗粒剂中不存在这种药代性质的药物相互作用,那么999感冒灵颗粒剂不会因为含有复杂的中药成分而需对其所含的对乙酰氨基酚的用药方案做出调整(即:可参考对乙酰氨基酚单体的用药方案来安全用药)。血浆中十种香豆素和黄酮类化合物一同检测方法及其在补骨脂提取物药代研究中的应用香豆素黄酮类成分是中药补骨脂中的与其药效相关的活性成分,为了开展补骨脂的多成分药代动力学研究和安全性研究,我们应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建立了一种能够灵敏、快速一同检测给药后比格犬血浆样品中补骨脂十种化合物(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5,7,4’-三羟基黄酮、5,7,4’-三羟基异黄酮、补骨脂宁、新补骨脂异黄酮、补骨脂甲素、补骨脂二氢黄酮甲醚、补骨脂苷、异补骨脂苷)的定量分析方法,并围绕专属性、准确性、精密度、定量线性范围、样品前处理回收率、基质效应和样品中化合物稳定性等对新建分析方法进行了可靠性考察。利用该方法分析了灌胃给药补骨脂水提物(2 g/kg)后比格犬血浆样品中的上述十种化合物浓度、计算相关药代参数,以验证方法的适用性。在建好的分析方法中,血浆样品用乙腈沉淀除去蛋白,色谱分离在Waters HSS-T3色谱柱上利用一个8.5 min的梯度洗脱方法实现,并利用串联质谱检测化合物;该分析方法的各项性能符合要求。上述十种化合物在补骨脂提取物中的含量分别为:391、288、36.8、3.66、2.27、23.2、8.36、5.09、22800 及 12000 ng/mg。研究表明,灌胃给药补骨脂提取物后,上述十种化合物在血浆样品中均被检测到,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补骨脂苷和异补骨脂苷的系统暴露较其他化合物显著,其给药后达峰时间(Tmax)为 1.9~5.7 h、达峰浓度(Cmax)为 383~3613 ng/mL、半衰期(t1/2)为2.5~4.8 h。其余六个暴露较弱的化合物的Tmax为1.9~5.0 h、Cmax为1~20 ng/mL、t1/2 为 3.0~7.3 h。
其他文献
在医疗水平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癌症仍然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各种各样的癌症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每年因为癌症而死亡的人数都呈递增趋势。癌症的发现和治疗时间是癌症治愈
复形范畴作为联系模范畴和导出范畴之间的桥梁是极其重要的.目前国内外对复形范畴中对象的同调性质的研究尚未充分展开,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无限范畴表示理论作为一个新的领
当今机加工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是订单需求多属于中小批量,车间的调度是企业竞争力关键一环。以典型的作业车间为研究对象,实际生产过程处于扰动环境中,面临众多随机的、不确
目的:探讨侧支循环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取栓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神经内科接受取栓治疗的患者11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美国介
目的双氯芬酸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机制的再研究,并从糖酵解方面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基因芯片检测糖酵解和线粒体相关基因的变化;利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低受区域人居环境质量好坏与人口分布协调与否的严重影响。当前时期,随着经济条件的不断改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的同时,人类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在与之提升
马克思的语言观彰显了语言的实践本性,使得语言回归到人们的现实生活当中。然而,思辨哲学将语言抽象地理解为脱离现实生活过程的概念、范畴,或是片面地视之为工具、符号。由
石羊镇位于云南楚雄州大姚县城西北部,自汉代盐业开采以来,古镇一度成为滇中地区盐业生产重镇和盐业运销的交通要道。明清时期,古镇的盐业经济处于鼎盛时期,境内水道、街巷、
目的探讨维生素D3(VD3)在烹调油烟细颗粒物(COFs-derived PM2.5)暴露对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体外小管形成损伤中的作用,探讨VD3抑制COFs-derived PM2.5暴露所致脐带血管
本文主要讨论保险公司在不完备市场中的最优投资和风险控制问题.假设保险公司可以投资多种风险资产,其价格过程由几何布朗运动模型刻画,此外,每份保单的赔付过程由带漂移的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