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从我国步入经济转型期,为了解决产能过剩、投资效率低下等问题,实务界和理论界都在积极寻找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善企业价值创造力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我国以市场化和产权重塑为主要特征的一系列经济改革举措,改善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提高了要素市场对企业发展的支持性、优化了法律制度环境对投资权益的保障。这些进步都能促进企业提高投资效率。然而,宏观经济政策导致的市场化程度的提高,虽然优化了资本市场的秩序,却也为其参与者带去了愈发激烈的竞争和更加复杂的联动反应。据观察,当影响某一企业或某一行业的特定事件发生时,此种联动反应表现尤甚。学界将这种基于特殊事件的联动性,称为传染效应。已有的研究结论表明,包含在宏观经济风险体系内的信息不对称性、投资者风险规避机制等因素,可能成为传染效应的作用渠道,使危机事件具有跨市场的扩散性。相应的,投资决策者在观察到其他主体的异变事件时,若能理性估计该事件的影响,并调整投资策略,将很可能提高自身的投资效率。因此,市场化进程、传染效应和投资效率间就可建立起一条逻辑链——市场化进程提升企业投资效率,而传染效应则加强这种提升作用。目前,有关市场化进程、传染效应和企业投资效率的研究分别关注了市场化程度及市场环境内的某些改善对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传染效应在不同市场分割下的显著性,和传染效应对企业行为的影响。暂时尚未有研究将三者结合起来考察其相关关系。因此,本研究通过回顾相关文献,以2012-2014年A股469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检验了 31个地区的市场化进程对企业投资效率是否有显著的提升作用。本研究还以样本公司发布财务重述公告为事件,考察了其所在行业的传染效应情况,并进一步检验了上市公司的行业传染效应是否会加强市场化进程对改善企业投资效率的促进作用。本研究的实证结果表明,市场化进程能显著抑制企业非效率投资,而当企业具有行业传染效应时,市场化进程中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改善和法律制度环境的优化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抑制作用会得到显著加强。这与本文提出的假说基本相符。此外,为探讨企业投资效率的价值效益,本研究还根据市场化指数分组对企业托宾Q值进行了回归。其实证结果显示,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具有行业传染效应的公司的投资行为,对该企业价值具有显著提升作用。最后,本文总结了研究结论和研究的局限性,并评价了本研究对政策制定或投资者行为可能具有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