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语与旁观-钟鸣诗歌伦理研究

来源 :中央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jhipan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诗歌伦理是一种通过诗歌自身而投射出来的伦理意识,涵盖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凝望以及对美学的追求。文化弑父时代之后,诗人是反思“何为伦理”的先行者。诗歌的文本空间不断面向时代的伦理困境展开,在词语的交叠与诗艺的转换中,诗歌呈现出诗人所探寻的伦理经验。钟鸣是较早在诗歌与批评中使用“伦理”一词的诗人。在钟鸣的笔下,诗歌伦理森罗万象,既是一种价值判断,也是一种历史担当;既是一种表达欲望,也是一种沉默权利;既注重“诗之思”,积淀知识的厚重,也不失“诗之美”,兼顾技艺的轻盈;既回望过去,延续古典文学的旧传统,也面向未来,另辟汉语诗歌的新路向。迄今为止,钟鸣的诗歌创作生涯已逾四十载,但由于钟鸣的诗歌结构繁复、意蕴深奥且“声部众多”,关于钟鸣的诗歌研究屈指可数。对钟鸣的诗歌研究既缺乏一种相对完整全面地把控,又在细节的处理和探究方面存在不足。而关于“诗歌伦理”的研究驳杂繁多,意见纷呈,结合个案的具体分析仍需增补。本文旨在研究钟鸣的诗歌伦理,全文分为上下两个部分,结合时代与文化的语境,探究钟鸣诗歌内部的伦理与美学。本文上篇以“耳语”为题,聚焦钟鸣诗歌伦理的语境与准则,主要讨论诗歌伦理的合法性。作为诗人,钟鸣在耳语时代以诗高声厉喝,而在众声喧哗的聒噪中,却不急于亮相发声或追赶潮流。他背负着与同时代诗人共有的“语言的原罪”,他忠于内心表达的欲望,并警惕好大喜功的“虚胖”言论,以真诚而克制的诗行留下历史的言说。作为批评家,钟鸣对汉语新诗的语境了然于胸,在集体记忆的阴影下,他最早关注“私密性”的问题;在信息时代的喧嚣中,他敏锐地觉察出诗的失真;他用诗意的语言探索着诗歌伦理的准则与界限。拙论的下篇以“旁观”为题,关注钟鸣诗歌伦理的建构与命运,重点考察诗歌伦理的可能性。钟鸣的诗歌伦理在美学范畴上兼容并蓄,在伦理判断上黑白分明,他关注于日常事物潜伏的巨大寓意,并不急于某一种确切的价值判断,而是更耐心地在适宜的距离中担任冷静但决不冷漠的旁观者角色。钟鸣以旁观者的立场,在对历史、现实与文本空间的旁观与审视中,建构了以“南方精神”为核心的舆地诗学。通过“互文写作”,实现现实和知识的交互贯通,呈现诗歌文本间的隐秘路径。对于充满无限可能的汉语新诗,我们所期待的绝不仅仅是对时代的预示和对伦理的自律,更期盼着它能够对语言本身作出一定贡献,使汉语的土壤更加肥沃,使词语更加轻盈活泼、富有生机。钟鸣准确且繁复的诗歌语言使一些“废黜”的、枯萎的词语重新焕发了活力。钟鸣苦心孤诣地维系词语的阵地,固守自身的诗歌伦理,看似始终与时代潮流保持距离,实则早已走在了时代的前沿。
其他文献
生物组织的介电特性是固有物理属性,是在电磁场的作用下生物组织吸收和耦合电磁能的特性表征。对于人体组织,其介电特性可以为相关研究如术中组织良恶性鉴别,磁共振电特性断
民间信仰是由民众自发产生的一套对神灵崇拜的观念、行为习惯和相应的仪式制度的综合反映。传统民间信仰在大众生活中根深蒂固,至今依然以异常活跃的特定方式演绎并传承。中
有研究表明文本语境和学习者的母语会对英语隐喻的理解具有一定影响。但前人研究中针对这些影响尚未有统一的结论。此外,研究中亦较少提及学习者语言水平对英语隐喻理解的作
21世纪以来,国际交往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型国际会议和论坛在国际交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际会议作为交流的平台和工具,极大地促进了国际合作,因此,会议口译作为同声传译
亲社会行为在社会心理学领域被广泛研究。本实验着重研究两种类型的亲社会行为,即时间助人和金钱助人。本文的重点在于比较采用两种助人方式的助人者在幸福感相关的指标上的
目的: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是一种具有区域性分布以及种族聚集性特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好发于我国南方及东南亚地区。鼻咽癌发生于鼻咽部粘膜,其病理类型多
赛车在车道上正常行驶时会受到空气中多种作用力的影响,这些作用力会影响到赛车前进的最大速度、操纵稳定性和燃油经济性等,因此在赛车车身设计和制造时考虑空气动力学对赛车
于天主教大学孔子学担任汉教师志愿期,发现前孔的文化传播存在一些,发放卷,对天主教大学孔子学前的文化传播现状全分析,并根据分析果对孔提出应的文化传播建。全文先明了的的
构式是形式和意义的配对体,其中“意义”方面不仅仅是语义特征,还包括语篇功能和语用功能。英语动名词构式由动词加-ing后缀名化而来,兼有动词和名词的句法特征,在句子中的语
目的:分离纯化人原代胃癌细胞,探究皖南蝮蛇毒抑瘤组分-I(Agkis-trodon halys venom anti-tumor component-I,AHVAC-Ⅰ)对人原代胃癌细胞增殖的作用并深入研究其相关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