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ristian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是世界上分布最广、面积最大、贸易额最多、营养价值最高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也是最大的小麦消费国。我国小麦高产品种居多,优质专用小麦不足,以致于小麦品质的改良特别是加工品质的改良成为日益突出的问题。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形成具有重要调节作用。本研究选用Roblin、蜀麦482及Qc三份供试材料,连续两季于四川农业大学温江实验基地进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喷施。喷施方法:花后一周开始穗部喷施,每周一次,每次均为下午5:00,连续喷施5次。实验处理分别为喷施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乙烯利、生长素、茉莉酸甲酯、水杨酸、赤霉素及赤霉素抑制剂烯效唑,并以水处理为对照。收获籽粒后,进行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面仪参数、粉质仪参数以及淀粉含量的测定,以系统了解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四川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为品质育种提供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外源喷施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乙烯利、生长素、茉莉酸甲酯和水杨酸后,容重、千粒重和面筋指数有降低趋势,但不显著;蛋白质含量、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增加,但不显著;降落值呈下降趋势,但以峰值时间、宽度、8min宽度为代表的和面仪参数和以形成时间、吸水率、稳定时间为代表的粉质仪参数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也未表现出清晰的变化趋势;蜀麦482与Qc的粘度值、稀懈值、回升值、糊化温度等快速粘度仪(Rapid Visco Analyser,RVA)参数均呈下降趋势,而Roblin的RVA参数却有所增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对小麦加工品质参数、糊化特性的影响最大,植物生长调节剂次之,基因型X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其影响最小。2、外源喷施赤霉素后,蛋白质含量、沉降值、湿面筋含量、干面筋含量、面筋指数有下降趋势,但不显著;降落值显著下降,粘度值、稀懈值、回升值等糊化特性参数显著下降,而外源喷施烯效唑后,以上参数则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且二者喷施后,峰值时间、宽度等和面仪参数以及形成时间、吸水率等粉质仪参数的变化趋势与材料密切相关。外源喷施赤霉素、烯效唑后,籽粒灌浆期内的颗粒结合淀粉合成酶(granule-bound starch synthase,GBSS)酶活性,灌浆后期的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oluble starch synthase,SSS)酶活性,以及总淀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含量均降低;赤霉素使蜀麦482的直/支比显著增加,而烯效唑则使Roblin的直/支比显著增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对小麦加工品质参数的影响最大;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小麦糊化特性的影响最大。
其他文献
许多影响消费者购买动机、行为和决策的因素是隐藏于潜意识中的,消费者很难用语言文字将这些因素完全表达出来,所以常常会出现“难以言喻”的情况,甚至消费者自己也没有察觉
目的:探究动态血气分析对胸外科手术患者耐受力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13年5月在我院接受开胸手术的患者102例,手术前根据肺功能测定系统,将患者分为肺功能正常组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炎症因子、血管内皮功能及单核细胞HLA-DR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112例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是否可诱导肺泡上皮细胞发生内质网应激。方法衣霉素单独作用于A549细胞,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和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PBA)分别与衣霉素共同
研究背景胃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治疗难度高,预后效果差,死亡率高,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据我国2015年癌症统计数据指出,中国胃癌发病总数为67.9万左右,其排名仅次于
农业文化遗产是一类专属于农业的注重和谐人地关系的复合型遗产,不仅能够满足区域人类生存需要,并且因其巧妙的水土利用方式和悠久的生产生态功能而区别于一般农业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