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米丝黑穗病是世界性病害,严重影响玉米的产量。培育抗病玉米品种已成为当前玉米育种家的重要工作,但我国抗病种质资源短缺,因此扩增抗玉米丝黑病种质资源已成为抗病育种的基础。本文针对当前黑龙江省抗玉米丝黑穗病种质资源的短缺,以部分CIMMYT种质及其测交组合和把CIMMYT种质与黑龙江省适应性较强的自交系杂交构成半外来群体的选系及其交杂交组合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接种鉴定研究CIMMYT种质和及其所构建的半外来群体对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为黑龙江省引进和利用CIMMYT种质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CIMMYT种质中发病率最高的是Pob101群体,发病率最低的是Pob46群体。Pob46群体、Pob45群体、Pob69群体、Pob70群体、Pob101群体的发病率逐渐升高,抗性逐渐减弱。(2) Pob70群体与各测验种杂交组合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其他群体的测交组合,Pob45群体与各测验种杂交组合的发病率低于其他群体的测交组合。Pob70、Pob69、Pob46、Pob45群体与各测验种杂交组合的发病率逐渐降低。(3)在用CIMMYT种质Pob45和Pob46与黑龙江省部分自交系杂交构建的半外来群体的选系中,对丝黑穗病中抗及其以上的选系占一半以上,其中高抗占35.9%。CIMMYT种质的引进总体上有利于提高黑龙江省种质资源对丝黑穗病的抗性。(4)用CIMMYT种质Pob46与感病自交系K10和444杂交构建半外来群体的选系自身和杂交后代对丝黑穗病的抗性都较原自交系及其杂交后代明显提高,因此Pob46可用来改良唐四平头类群材料和其它感病材料对丝黑穗病的抗性。(5) CIMMYT感病种质Pob101选系自身对丝黑穗病的抗性较差,与合344的杂交后代的抗病性也不好,因此Pob101不能用来改良黑龙江省玉米种质资源对丝黑穗病的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