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mgla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国家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这一举措,新农村建设亟需人才作支撑,大学生村官顺应新农村建设而产生。一方面,担任大学生村官对大学生自身发展有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对新农村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是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部分大学生村官在实践中存在问题,而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大学生思想方面的问题,这一方面严重地制约了大学生村官在农村作用的有效发挥。本文围绕大学生村官培养,首先阐述了大学生村官培养的基本内容及理论基础,在该基础上论述了大学生村官培养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密切联系,即两者既具有一致性和共同性,又相互促进。其次,本文分别从大学新生阶段、大学生专业学习阶段、大学生村官岗前培训阶段、大学生村官岗后培训阶段详细论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村官培养中的作用和应用体现。然后,本文根据笔者对安徽省凤台县50名大学生村官的访谈结果提出了大学生村官培养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最终,本文提出了大学生村官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思路,具体思路包括:要突出时效性,避免“两张皮”现象;重视养成教育,避免突击性指导;建立完善的高校农村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全面调动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希望通过本研究,能够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同时希望能够引起高校和培养单位对大学生村官培养工作的重视,尤其是大学生村官培养中思想政治教育全程化的重视,从而帮助大学生了解基层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业观、创业观,形成健康的就业心理,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为高校基层就业指导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的依据。
其他文献
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的综合影响引发了当代大学生道德品质的弱化,主要表现为利己主义思想严重,集体意识淡薄;价值追求多元化,步入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误区;道德认知与道德实践
在全社会就业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大背景下,提高我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更为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大学生未来幸福,更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在改革开放、发展
债权人会议,是由依法申报债权的债权人组成,以保障债权人共同利益为目的,为实现债权人的破产程序参与权,讨论决定有关破产事宜,表达债权人意志,协调债权人行为的破产议事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