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墩果酸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的制备及其肝靶向性研究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foun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A)是一种五环三萜类化合物,为一种中药活性成分,广泛分布于中草药中,如女贞子,青叶胆等,具有消炎,增强免疫,抑制血小板降解,降糖等多种药理作用,OA对肝脏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黄疸型和慢性中毒型肝炎,以及抗癌辅助治疗。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polybutylcyanoacrylate,PBCA)具有人体可亲和性,生物可降解,缓释性和低毒等特点。以氰基丙烯酸正丁酯(butylcyanoacrylate,BCA)为载体材料制得的粒径为200nm左右的载药纳米粒(nanoparticles,NP)经静脉注射后,易被巨噬细胞吞噬而集中分布在网状内皮系统丰富的肝、脾等器官,从而实现药物的肝靶向性。本研究以氰基丙烯酸正丁酯(BCA)为载体材料,用界面聚合法(interfacial polymerization)将OA制成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纳米囊(polybutylcyanoacrylate nanocapsule,PBCA-NC),经冷冻干燥后得到其冻干粉,以期获得具有肝靶向的给药系统。论文的第一部分采用单因素实验,以包封率为指标,考察制备过程中所使用油相溶剂、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和真空旋转过程中的浓缩温度对制备OA-PBCA-NC的影响。根据其结果,对OA与BCA用量比,乙酸乙酯与BCA用量比,油水两相比三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各因素分别取三水平,通过正交设计实验(按L9(34)表安排实验),对OA-PBCA-NC的制备工艺和处方进行了筛选。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最后确定的最佳处方为OA与BCA用量比60 mg∶0.1mL,乙酸乙酯与BCA用量比2.0mL∶0.1mL,油水相体积比为1∶1。以优化工艺制得的OA-PBCA-NC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222 nm,平均包封率为76.8%,平均载药量为26.8%。论文的第二部分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OA-PBCA-NC的冻干粉并对OA-PBCA-NC冻干粉的工艺、处方进行了研究。同时对OA-PBCA-NC冻干前后进行外观、粒径、再分散试验、pH值、载药量等药剂学性质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冻干粉的外形饱满,色泽均匀,载药量好未降低,再分散性良好;冻干前后OA-PBCA-NC粒径和pH均无明显变化。将所制的OA-PBCA-NC在4℃、室温为37℃、相对湿度为75%的环境中进行初步稳定性考察,各项主要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其稳定性良好。表明所制得的齐墩果酸纳米囊冻干粉的质量好。论文的第三部分采用动态透析技术对OA-PBCA-NC的体外释药性能进行考察,以累积释药百分率进行不同模型的拟合,发现OA-PBCA-NC的体外释放曲线符合Weibull方程,t1/2约为6小时。论文的第四部分对170只小鼠分别尾静脉注射含等量OA的OA-PBCA-NC和OA试液后,在不同时间点获得各小鼠血浆和心、肝、脾、肺、肾匀浆样本,内标法测定OA的含量,采用3P87药动学程序对各药物浓度—时间数据进行处理,计算试验组和对照组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参数;秩和检验对OA对照组和OA-PBCA-NC组在各脏器和血中的分布进行比较,以峰浓度比Ce,靶向效率te,相对摄取率re,总靶向效率TEC,相对总靶向效率RTEC,评价OA-PBCA-NC在小鼠体内靶向性。结果表明两组小鼠体内药代动力学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房室拟合模型的药时曲线分别为:OA∶C=211.52e-36.97t+2.34e-0.16t;OA-PBCA-NC∶C=275.19e-40.06t+1.47e-0.12t;与非纳米化的OA比较,OA-PBCA-NC在肝脏的峰浓度比Ce为3.46,靶向效率te为7.84,相对摄取率re为2.88,总靶向效率TEC为43.74,相对总靶向效率RTEC为59.47,各项指标均表明实验所制得的OA-PBCA-NC具有显著的肝靶向性。
其他文献
随着全球互联网及云计算等技术不断变革发展,受益的相关产业比如移动终端智能、视频系统监控、致力于应用的商店都得到了快速普及。这些产业能够为数据库填充大量的真实数据,
目的对河南7个野生种群的茜草遗传多样性进行调查,为茜草野生资源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DNA测序技术分析叶绿体基因片段psbA-trnH遗传变异。结果 psbA-trnH序列共得到
我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复杂地质条件下铁路隧道施工关键技术的研究,克服了复杂地质条件对铁路建设造成的影响,大幅提高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水平。论文介绍
简述了√2的产生,探讨了它的多种证明方法、近似计算及表达形式.
银杏叶聚戊烯醇(GP)是银杏叶中新的有效类脂化合物,与人体多萜醇结构相似,参与糖蛋白的生物合成,目前国内外尚未开发利用。本文以银杏叶为原料,研究GP提取分离机理和纯化工艺;聚戊烯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这类疾病的共同点是都出现神经细胞退行性病变。近年来提出了神经细胞保护(neuroprotection)这个概念,用神经元保护剂治疗急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