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片战争前后来华新教传教士的典型代表——郭士立研究

来源 :广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8583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鸦片战争前后来华的传教士们,既与中国历史上已有的几次宗教传播者不同,也有别于后来不平等条约庇护下的传教士.该文选取这一特殊时期的典型郭士立作个案研究.几乎所有早期来华传教士在中国涉足过的领域和活动,他都或多或少地参与过,有些还是他最先开辟的,其传教思想和实践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在传教地域和路线上,郭士立与大多数早期来华传教士遵循着同样的三步曲进行:南洋、广州、内陆.然而,作为到达中国内陆的新教第一人,他探索的各种传教方式,开创了新教在华传教史上诸多个第一.为了传教自愿充当西方殖民主义向中国推进的工具,从商业到军事,从不平等条约的谈判到参与殖民政府,郭士立活跃的身影反映了那个时期宗教利益与兴俗利益的逐渐结合.郭士立不自觉地充当了晚清闭关锁国时期中西文化交流的媒介.为了扩大传教影响,传教士们办报纸、建学校、开医院,传播西学.同时,又通过报刊著述、大小报告把中国方方面面的映像传到西方.拉开了鸦片战争前后西学东渐的序幕,同时,为西方汉学的新发展提供了契机.郭士立在中国生活的年代决定了他在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是集大成者,而是一个开荒者.所以他在诸多方面的影响不能忽略但又不宜过分渲染.他来毕传教的背景又决定了其行为不是单纯的宗教活动,而是西方殖民主义的一分子.
其他文献
1949年到1956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最初的七年,是中国历史发展经历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时期,中国经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个历史大背景中,在中国共产党的私营工商业政策下,上海私营
有宋一代,是我国历史上学术繁荣时期。众多的思想家探究天人之际,覃思心性义理,禀承儒家治国平天下传统价值观,提出了各自的为政之道和治国之术,为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增添了新的
在魏晋思想史研究中,儒家经学思想是个公认的薄弱环节.例如,对魏晋论语学——魏晋《论语》注释史研究,学术界主要在何晏、王弼、郭象三位重要玄学家的作品上用力,并注重其中
明清时期,歙县江村商人是徽商的典型代表,是江村建设的主要力量。明代嘉靖(1522-1566)至万历(1573-1620)年间,江村商人崛起于商界。其崛起原因有:徽州从商之风的影响,江村人口压力
本文试图以科道官为全新的突破口研究明代的朋党之争问题,揭示明代的科道官与党争之间的深刻联系.朋党历来是帝王的大忌,历代帝王总是采取种种措施遏制朋党、巩固皇权.明代的
摘 要: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类药物是当前世界上最为优良,使用最广的一类广谱高效抗寄生虫药。本文就乙酰氨基阿维菌素对泌乳奶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相应的实验,以便深入研究乙酰氨基阿维菌素的效果。  关键词:乙酰氨基阿维菌素 泌乳奶牛 生产性能 驱虫效果  乙酰氨基阿维菌素是一种十六元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是高效、广谱、低残留的兽用最新一代祛虫药物,主要用于防治畜类(特别是产乳期)的寄生虫、虱、螨、蝇等各种内
自鸦片战争以来,古老的中国就在西方列强的侵略下被迫卷入了艰难地社会转型历程中,由传统的封建等级社会向现代平民社会过渡,传统文化也在挟炮利船坚之势的西方文化冲击下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