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领域内,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识到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弊端,开始提倡教师的自主发展。然而,另外一些研究者则担心实行教师自主发展会导致教师的懒惰懈怠和放任自流,无法保证教师专业发展的质量。为此,很多研究者提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应将外部驱动与自主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因此,探索二者之间的关系及有效结合的方法,为教师专业发展寻找新的方向,就成为一项新的重要的研究工作。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个案研究法、观察法及焦点调查法,收集了大量有关教师专业发展的定量、定性研究资料。在此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教师专业发展中外部驱动与自主发展各自的特点,两者在现实中的对立与冲突,以及它们之间潜在的相互促进作用。针对当前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本研究全面探索了将外部驱动和自主发展有效结合的途径与策略,为未来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和模式。首先,本研究发现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是把“双刃剑”,对教师自主发展既有重大的促进作用,又存在不可回避的阻碍与抑制。一方面,如果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活动设计、引导地恰当,就不仅能够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还能够培养教师自主发展的能力,为教师的自主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活动基本由学校或教育主管部门统一组织、主导,在实践过程中容易产生机械化、形式化的发展活动和衡量要求,从而阻碍和抑制了教师的灵活自主发展。此次研究证明,很多教师都愿意利用良好的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活动,将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机会转化为自主发展机遇,甚至还能反过来参与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活动规则的制定。这就不仅改变了教师在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活动面前的被动局面,同时也极大地促进了教师的自主发展。其次,在对两位典型教师——邓老师和朱老师的个案研究中进一步发现:第一,外部驱动式的专业发展在精不在多。少而精的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更有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第二,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地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的兴趣。第三,专业发展理论培训的缺失不利于教师的自主发展。第四,学生的积极挑战和宽松的学校管理更能够有效促进教师的自主发展。第五,专家指导和配套资源的支持在教师自主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第六,教师自主发展上的成功,往往能够更好地促进其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最后,本次研究还发现,学校时间安排、应试教育的评价体制以及学生素质的高低等因素均对教师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和自主发展具有重要影响。针对上述发现,为了有效地促进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与教师自主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本研究建议:首先要针对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做好“加减乘除”四项工作。在做“加法”上,第一,增加有效专业发展的数量和频率;第二,要加强教师薄弱领域的专业发展;第三,要重视对弱势教师的培训。在做“减法”上,第一,要降低校外专业发展活动的频率;第二,要逐步淘汰“鸡肋”式的专业发展项目;第三,要适当降低对教师的学分要求。在做“乘法”上,第一,要强化对教师研究方法的培训;第二,要扩大教师脱产学习的机会;第三,要加强专家对教研活动的指导。在做“除法”上,第一,要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建立专业发展项目的竞争机制;第二,要赋予教师选择培训项目的权力,让教师在专业发展中能够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培训项目。“加减乘除”四项工作要互相结合、互相促进。除了要做好外部驱动式专业发展的四项改进之外,教师本人也需要意识到自身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主体性并积极行动起来,通过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尝试生产和创造知识、组建学习共同体,来提高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最后,在行政管理方面,要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制度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