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研究典型底框砌体结构的地震倒塌模式,获得对于底框砌体结构类建筑废墟内人员存活空间分布规律及该类废墟应急搜救中的安全性问题的系统认识,本文较系统地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大地震中底框砌体结构及其废墟的震害特征,设计制作了两个不同翼墙底框砌体结构缩尺模型,完成了其地震模拟振动台倒塌试验。采用ANSYS有限元显式动力分析方法,分别完成了两个试验模型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及其倒塌数值模拟,综合对比分析试验与数值模拟结果,初步给出了典型砌体结构废墟内人员的存活空间分布规律,基于废墟结构安全分析建议了应急搜救的基本原则。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分述如下:1.通过文献研究及实际震害总结分析,初步获得了对于底框砌体结构破坏模式及其倒塌废墟结构特征的较全面认识,对于底框砌体结构破坏模式与其层间刚度比的关系认识更加深入。2.按是否设置翼墙设计制作了层间刚度比不同的两个底框砌体结构模型,通过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对比研究了不同翼墙布置方案的两个模型在不同破坏阶段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响应的差别,重点分析了两个模型的破坏过程与倒塌模式的差别。3.采用显示有限元动力分析方法,按地震模拟试验工况完成了两个模型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较好地解决了底框结构倒塌破坏模拟过程中的单元失效与接触问题,对比分析数值模拟和振动台试验结果,交互验证了有限元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合理性。4.较细致地研究了两个模型地震模拟试验倒塌后的废墟结构特征,结合倒塌数值模拟结果及实际震害观察,讨论了底框砌体结构类废墟内可能存在的人员存活空间分布规律,总结给出了针对该类结构废墟的地震现场应急救援所应遵循的安全性评估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