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电针膀胱经五脏俞对格林—巴利综合征(GBS)家兔坐骨神经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及坐骨神经组织中Th细胞因子TNF-α、IL-12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Th细胞亚群在GB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从而揭示电针膀胱经五脏俞治疗GBS的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共用家兔80只,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电针组、免疫球蛋白组,每组各20只。电针组给予电针膀胱经五脏俞治疗;免疫球蛋白组给予兔免疫球蛋白80mg/(kg·d)静脉注射治疗。分别于发病后的第7天及第14天对实验动物取材,应用电镜观察周围神经病理形态学超微结构的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坐骨神经Th细胞因子TNF-α、IL-12 mRNA表达水平。结果:1.电镜下观察模型组家兔坐骨神经主要病理表现为髓鞘肿胀及脱髓鞘。线粒体肿大,雪旺细胞核固缩,胞质基质空化,细胞器肿胀。经过治疗以后,电针组与免疫球蛋白组的髓鞘脱失情况得到明显改善,髓鞘板层清晰程度增强。粗大神经纤维结构基本正常,线粒体个别肿大,雪旺细胞器肿胀减轻,细胞形态基本恢复。有新的细小有髓神经纤维生成。2.模型组TNF-α、IL-12的mRNA表达明显增高,至发病高峰达最高,经过治疗后明显下降,第14天时电针组与免疫球蛋白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电针膀胱经五脏俞明显改善GBS家兔坐骨神经髓鞘肿胀和脱失情况,减轻线粒体、雪旺细胞器肿胀,使细胞形态基本恢复。2.在GBS中存在Th细胞亚群失衡。电针膀胱经五脏俞治疗能拮抗Th细胞亚群的失衡,使TNF-α、IL-12的mRNA表达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