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性规划在粤北山区小城镇的应用研究——以连南县三江镇为例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yang_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已成为经济相当发达的区域,而临近它的粤北山区却被称为“临近金三角的寒极”,急需通过跨越式发展来改变落后的现状。但是,由于粤北山区小城镇特殊的发展条件,更由于传统的法定规划在编制程序、编制内容、审批程序等方面的局限性,导致无法有效解决粤北山区小城镇在跨越式发展中面临的新问题,往往使得小城镇在跨越式发展中面临两个难题:  第一,难以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具体战略发展定位;  第二,难以将战略发展定位切实落实到空间中。  自2000年以来在中国各地城市中广泛推行的概念性规划,不但具有编制审批时效强,内容灵活、综合度高,以及可操作性强的优点,而且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粤北山区小城镇当前所面临的问题。  然而,由于粤北山区小城镇的规模、特征及其所面临的问题不同于以往编制了概念性规划的大中城市,因此需要对概念性规划的内容和方法进行特别的界定,以适应粤北山区小城镇的特殊需求。  为此本文首先研究指出,粤北山区小城镇概念性规划编制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次它的编制目的具有两方面的针对性,一是在战略定位方面为当地小城镇提供更加明确、具象的目标,二是在空间规划上结合重点的地块和项目的落实,给予必要的具体设计,并制定整体实施的行动计划。由此体现出小城镇概念性规划鲜明的综合性和可实施性特征。  因此,本文以广东省连南县三江镇概念性规划为案例,分别从两个方面展开具体研究:  第一,通过对当地小城镇特征的研究,提出了概念性规划在确立战略定位时的方法和原则,并运用差异化分析法和SWOT分析法对三江镇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进行了分析,筛选出核心优势,进而对三江镇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规模进行判断,最终确立了“东方慢谷”的发展战略定位。  第二,确立了当地小城镇将战略定位落实为空间规划的方法和原则,然后在对三江镇空间现状特征及总体规划实施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几种可能的产业空间布局进行了推演比选,最终确定了土地利用的方式并据此提出了重点项目落地的设想以及行动计划。
其他文献
高效连接方式的研究在建筑建造领域中,有着普遍的研究意义与应用价值;尤其对于有快速建造要求的项目,如灾后应急建造,高效连接方式的研究具有更加直接和重要的意义。  本文所研
近年来,我国由于严重的大气环境污染,导致灾难性雾霾天气频频发生,已成为国内城市空气污染的最突出问题。以武汉为例,2013年武汉在10月持续27天有霾,11月持续22天有霾,分别为1961年
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空间拓展以空前的速度进行着,给自然生态环境带来越来越大的冲击,具体表现为城市建设用地无序蔓延对自然环境的漠视。城市自然生态环境应该是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居住和工作环境的要求愈来愈高,特别是室内热环境,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蚌埠市地处寒冷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交界处,市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加快,城市建设用地的日益减少,我国近年来对城市地下公共空间的开发力度逐渐加大,主要以地铁站、地下商场、地下停车库这类满足城市公共功能需要的大型地下
学位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重大发展战略的提出,农村整治和改造问题逐渐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农村改造主要体现在大规模迁村并点、村庄的环境整治、“空心村”治
在全球城市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大量的人口向城市聚集,城市出现人口密度加大,区域地价高抬,城市用地紧张,资源匮乏等大量问题导致高密度紧凑型城市已成为发展趋
近年来我国加快推动城镇化进程,农村建设问题成为当前我国建设的重点问题之一,国家对两型社会的要求以及十二五计划的发展趋势也都对农村住宅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农村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