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桩西地区的区域构造背景出发,利用该区的三维地震资料,结合钻测井资料,对该区的构造层展布、断裂展布特征进行了解释,确定了断裂性质,活动时期和组合关系,以此为基础,研究了桩西潜山的构造演化历史及其对储层发育的影响,并应用分形理论和相干体技术,预测了桩西地区下古生界储层的平面分布。研究表明,桩西地区的构造演化具有济阳坳陷构造演化的普遍规律,更多的表现出了特殊性。印支期受郯庐断裂左行走滑牵引作用形成的北西向逆冲断裂,经过燕山期的多期反转和强化,使研究区前古近系展布方向主要呈北西向,同时形成了北西向构造薄弱带,成为此后影响桩西地区构造演化的主要断裂。喜山期是桩西地区改造最为强烈的时期,也是桩西潜山形成和定型的时期。孔店组-沙河街组四段沉积时期,研究区全面伸展,既对古桩西断裂的位置和产状产生改造,也新产生了北东向埕东断裂,该断裂也在此后的构造演化中起到骨架作用;沙河街组三段-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沉积时期,桩西地区构造作用最为强烈,产生众多的不同级别的近南北向走滑断裂,同时受关联断层体系的影响,地层改造强烈,地层发生减薄和重复,桩西潜山形成。沙河街组二段上亚段-东营组沉积时期,近南北向走滑作用向北东向走滑作用过渡,由于近南北向基底走滑断裂持续活动及郯庐断裂右行走滑作用的参与,在桩西潜山的中部和东部又新形成了两条大型北东向断裂。馆陶-明化镇组沉积时期,断裂的控制作用减弱,进入断陷盆地的坳陷阶段。桩西潜山储层类型主要为裂缝型和溶蚀型,断裂作用对研究区储层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断裂的力学性质、展布特征、组合形式及发育程度决定了储层裂缝的力学性质、展布特征、组合形式及发育程度。分析认为,桩西潜山内幕储层的产生主要与滑脱构造有关。层内滑脱产生了大量的层间构造裂缝,有利于水介质的溶解作用,导致了层状储层的形成,同时指出关联断层体系对桩西潜山储层具有强烈的控制和改造作用。根据上述认识,运用分形理论预测出裂缝分维值大于1.4的区域为研究区裂缝发育的有利地区,与现有的勘探成果和应用相干体分析技术识别的裂缝储层发育区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