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回顾性分析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结合染色技术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消化内镜中心2007年1月至2008年4月(普通白光内镜组)和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NBI结合染色技术组)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例的内镜下检查结果和病理检查结果,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记录胃镜镜下诊断及病理诊断的结果,所收集病例的性别分布进行卡方检验,年龄分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采用卡方检查比较两种诊断方法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结果:普通白光内镜组共5071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826(55.73%)人和2245(44.27%)人,内镜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染色技术组共4680例,男性和女性分别为2572(54.96%)人和2108(45.04%)人。两组研究对象性别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通白光内镜组平均年龄63.8±11.9岁,男性平均65.1±11.2岁,女性平均岁;内镜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染色技术组平均年龄岁,男性平均66.9±11.8岁,女性平均岁63.2±12.4。两组研究对象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普通白光内镜组检出胃粘膜癌变为312例,检出率为6.15%,检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中重度非典型增生为33例,检出率为0.65%;两者联合检出345例,检出率为6.80%。内镜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染色技术检出胃粘膜癌变为521例,检出率为11.13%,检出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中重度非典型增生为52例,检出率为1.11%;两者联合检出573例,检出率为12.24%。内镜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染色技术和普通白光内镜对胃粘膜癌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的检出率的比较有差异性,对二者联合检出率的比较有差异性,说明内镜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染色技术检出胃粘膜癌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和中重度非典型增生的检出率均明显高于普通白光内镜,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窄带成像技术结合染色技术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高于普通白光内镜,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有较高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