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洋与大陆是两种不同属性的地貌单元,两者相接处的海岸带是陆海相互作用的重要区域,而存在于入海河口地区的河口岸滩是海岸带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现在河口海岸地区已经成为经济建设高度密集的区域,人类的开发程度相当高,河口海岸在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影响下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化,而河口岸滩侵蚀就是其中一种最为重要的变化态势。 岸滩侵蚀是河口海岸地区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也是一种自然灾害,它是河口海岸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少学者对我国的海岸特别是开敞海以及三角洲的海岸侵蚀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一些颇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与国外的研究和与我国海岸侵蚀日益严重的形势相比,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亟待提高。 本课题选择了一个复杂的大河口—长江口的河口段作为研究对象,采用GIS技术和DEM模型,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对长江河口段的岸滩侵蚀作了初步的研究。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丰富河口海岸学研究的内涵,还可以为长江河口及同类河口资源的合理、持续利用提供相关的科学依据。 通过对长江河口岸滩侵蚀的初步研究,认为:北支南涨北坍,逐渐束狭,走向衰亡,南支、南北港经过调整进入相对稳定的时期。对比20世纪80年代海岸带调查资料和历史图件,得到了长江河口近期岸滩蚀积的分布格局。 根据岸滩侵蚀受到的不同影响因素,将其分为物源减少型、流蚀性、浪蚀型和复合型。通过对典型岸滩侵蚀区域的剖面研究,根据剖面形态特征和剖面变化特征,得到了岸滩侵蚀的几种形成演化模式,并以此对岸滩侵蚀的演变趋势作了论述。最后根据研究区域内的岸滩侵蚀状况,提出了岸滩侵蚀的管理与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