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糖尿病肾病继发于糖尿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致死率极高的导致终末期肾脏病的首位病因。本病在我国的发病率逐年升高,且尚未有效防治病情进展的药物与手段。总结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肾病方面的独特经验,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本研究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检索古籍医案,探索古籍用药规律。第二部分,选取古籍中代表药物黄芪,进行现代组方分析。第一部分:糖尿病肾病古籍用药探讨目的:检索古籍中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医案,建立数据库,分析高频次用药,提炼核心用药与核心处方,总结治疗经验。方法:以《中华医典》为检索工具,检索各时期贡献较大的古籍,以“肾消”“消肾”“下消”等为关键词,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方药,数据规范化后,录入Excel表。运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频数和聚类分析。结果:1.古代203篇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方药中,使用频率较高的药物及药物类别主要为:利水渗湿药茯苓;收涩药山茱萸、龙骨;补气药黄芪、人参;补阴药麦冬;补阳药肉苁蓉、鹿茸;补血药熟地黄、当归;温里药附子、肉桂;清热药黄连、知母、天花粉;解表升阳药葛根、升麻、生姜,祛痰药瓜蒌、杏仁。2.方药中涉及药物189味,甘味药与温性药占据比例最大,分别为49.47%、42.41%。辛味药与凉性药占据比例最小,分别为7.52%、1.88%。3.核心治法与代表方剂分别为:养阴清热、益肾助阳、补脾利水、收敛固涩。代表方剂以白虎人参汤加减、肾气丸加减、参苓白术复方加减、桑螵蛸复方加减为主。第二部分:黄芪复方防治糖尿病肾病组方规律探讨目的:通过对以黄芪复方为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探讨黄芪组方规律,以指导临床用药,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CNKI)中文数据库为主,联合万方(Wanfang Date)、维普(VIP)中文数据库为辅,以“糖尿病肾病”“消渴肾病为”主题,全文含有“黄芪”为检索词,联合二次检索词“中医”“中药”“中药复方”“中成药”“自拟方”,检索2007年1月-2017年12月国内公开发表的黄芪复方防治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期刊文献,根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相关方药,根据统一标准规范数据,录入Excel表。运用SPSS20.0对数据进行频数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1.102首黄芪复方中共涉及用药149味,以活血化瘀药、收敛固涩药、利水渗湿药为主。“丹参、三七、山茱萸、生地、茯苓、大黄、水蛭”与黄芪组成核心药物配伍。2.核心组合深度分析,得到4组核心处方,可作为糖尿病肾病气虚血瘀、脾虚湿盛、肾气不固的基本底方,随证配伍使用。结论:1.糖尿病肾病病机以“本虚”为主,治则以补气为主,使用频率较高的补气代表药物为黄芪。2.现代黄芪复方中,核心药物组合为黄芪配伍活血化瘀类药。体现了本病“本虚为主,邪实为标”。3.补气药配伍活血化瘀药可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深入研究“血瘀”与本病发病关系,探讨活血祛瘀类药物作用机制,为新药研发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