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域生态补偿标准量化研究 ——以长江流域为例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relaxfo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以水资源为主体媒介的流域存在着水资源生态产品与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再加上无序开发流域资源、围湖造田等人为影响,水土流失、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时有发生,流域生态进一步恶化。生态补偿作为协调各方利益相关者关系、促进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手段,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现阶段的生态补偿机制主要以财政转移支付为主,并逐渐由纵向财政转移向横向财政转移转变。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是促进流域生态保护和水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的有效经济政策工具。而确立生态补偿标准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中的关键环节。因此,本文旨在建立一个公平、合理、分类、统一的大流域生态补偿量化标准。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调研访谈、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通过阅读现有国内外有关流域生态补偿的文献,梳理出可能影响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若干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流域生态补偿的量化标准。补偿标准主要由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的最低限额、上游地区涵养水源引起的保护补偿、上、下游地区竞争引起的水质水量污染赔偿三部分组成。补偿标准最低限额主要取决于生态损害直接成本和生态补偿系数。保护补偿需要核算上游地区水源涵养与保护的总成本(包括实际投入的保护金额和限制经济发展的机会损失),并按照下游地区享有的水资源服务功能的收益比例进行分摊。污染赔偿需要综合考虑过度利用水资源、超标排放污染物两方面,引入修正因子,根据地方政府的支付能力、支付意愿以及污染事件的特征实行差异化补偿,避免“一刀切”标准的出现。本文通过多元回归检验流域生态补偿量化标准的适用性以及与现实状况的相关性,并通过长江流域的案例分析验证标准的可行性与实践性。本文选取青海省验证上游地区保护补偿标准,研究发现下游各地区因青海省涵养保护水源而享有的收益远远大于其所应分担的治理投入,这种效益—成本分摊机制具有可持续性。本文分别选取四川省、江苏省验证水质、水量补偿标准,测算两地区对下游地区进行污染赔偿的资金分配情况。本文构建的兼顾水质、水量两重标准的分类、统一的大流域生态补偿量化标准以期能为长江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提供思路。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而由于人们生活节奏变快,时间成本的不断提升,车主无法亲自处理车辆相关事务的情况也随之不断出现。因此,车主不随车而由专人代替车主前往指定地点或进行一些附加操作的一类服务逐渐兴起。目前这类“人车分离”的服务主要由一些小型的承包商承接,服务缺乏标准,用户缺少保障,体验不佳。而互联网代驾平台依托互联网的便捷,结合本身的代驾司机储备和专业服务标准,有着
现今,人们能获得较多有关百慕大三角洲的书籍,但其中大部分仅记录了少数典型的事件,也没有对这些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深入百慕大三角洲》由吉安·奎萨编写而成,主要记录了将近两个世纪以来发生于百慕大三角洲的大部分事件以及科研人员对造成这些事件的原因的探索研究,因此为世界各地的超自然现象爱好者提供了一个深入了解百慕大三角洲的机会。为了帮助我国读者全面了解百慕大神秘事件背后的隐情,激发他们的科学探知欲望,笔者
本文源文本节选于汤姆·鲁比森(Tom Rubython)所著的《杰西·利弗莫尔:少年掮客》(Jesse Livermore:Boy Plunger)中第三十一至三十三章。该文本叙述了华尔街最出色股票投资人之一的杰西·利弗莫尔波澜起伏的投资经历,旨在向广大读者介绍金融业尤其是证券投资方面的相关知识。第三十一至三十二章主要讲述了杰西·利弗莫尔通过提高股价大赚一笔然后搬入长岛享受生活,三十三章则是描绘了
政府工作报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的一种公文形式,各级政府都必须在每年召开的当地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和政治协商会议(俗称“两会”)上向大会主席团、与会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发布这一报告。报告的主要内容为一年内的工作回顾和当年的工作任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治国方针和社会发展状态备受世界瞩目,政府报告大会上的现场口译便成为了中国对外宣传和与世界对话的重要方式。近年来,巴斯奈特文化翻译观实现了翻译
近十多年来,我国城市规模不断扩张,密度不断提高,城市发展进入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各类公共服务设施资源短缺或配置不科学等问题也日渐突出。在全民健身的国家战略大背景下,公共体育设施的科学规划与配置成为体育设施资源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城市公共体育设施面临建设滞后,配置相对不足,供需矛盾相对突出等问题,如何为城市居民提供均衡优质的公共体育设施和服务
随着城市地快速发展,城市形象作为城市“软实力”越来越受到城市主体的重视,具有特色的城市形象在增添城市吸引力的同时也增加了城市的竞争力。城市形象离不开城市文化的塑造,“城市文化资本”建构着城市形象,推动着城市的发展。而城市形象地建构过程就是一个对外传播与扩散的过程。如何立足于城市文化,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城市形象成为众多城市面临的发展问题。城市作为现代生活开展的重要场所,城市公厕是城市基础设施的必要组成
译者所选翻译材料选自短篇小说《我知道我的爱情》一到十一章内容,小说讲述了一段发生于19世纪50年代澳大利亚“淘金热”时期的爱情故事,揭露了黑暗时期对平民的压迫,歌颂了青年人的先进精神。该小说仍未有中文版译文发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发现英汉词汇互译时常需进行词汇转换,因此译者以文学翻译中的词汇转换为研究对象,以接受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期能对该论题进行探究并得到启发。本报告主要采以文献综述以及案例分析来建
监护人的类型包括有抚养义务/扶养义务的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等亲权监护人,还包括其他近亲属、与未成年人无血缘关系其他自然人、社会组织等非亲权监护人。在研究未成年人致人损害的责任承担问题时,如果只考虑受害人的利益,而忽略监护人与未成年人责任分配的平衡,全部以替代责任要求监护人承担未成年人致人损害的责任,那么非亲权人监护人可能因监护压力过大而拒绝担任监护人或过度限制未成年人的人格和行动自由。这
为应对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热岛效应加剧、地表透水性下降、城市洪涝灾害频发、水资源污染严重等一系列挑战,我国近年来开始大力推行海绵城市建设。然而,由于我国的海绵城市建设仍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在建设过程中潜藏着巨大的风险。因此,如何在全面识别风险的基础上,厘清风险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有效识别关键风险因素,是海绵城市建设和推广工作中面临的重要课题。基于此,首先
随着社科领域的深化发展,人们对术语管理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大。本研究摘选《术语学手册(第一卷)》中的以及两节为翻译研究范本。原文本长难句较多,介词和介词短语数量庞大,且有一部分英语介词和介词短语无法直译成汉语的对应形式。英语介词作为功能词连接句子和语篇,通常在句子结构中不可或缺。而汉语介词则相对出现频率较少,甚至往往汉语动词替代汉语介词出现。因此,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