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OS介导的PI3K/Akt信号通路阐释Maltol对D-半乳糖致小鼠多组织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ong14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麦芽酚(3-羟基-2-甲基-4-吡喃酮,Maltol)是红参加工过程中重要的美拉德反应产物之一,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和自由基清除能力。已有证明:Maltol可以在多种动物模型中,通过抑制氧化应激,抗凋亡,抗炎症反应拮抗TAA(硫代乙酰胺)和酒精致小鼠肝纤维化,减轻APAP(对乙酰氨基酚)所致小鼠肝毒性,并通过调控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有效改善小鼠肾细胞凋亡。D-半乳糖(D-Gal)是一种天然物质,但过载的D-Gal加速活性氧(ROS)积累,导致氧化应激。当前,D-Gal诱导的亚急性模型已被广泛应用于抗衰老领域的医学研究。本文在课题组先前的研究基础上,通过建立D-Gal诱导的小鼠衰老动物模型,以PI3K/Akt信号通路及老化关键蛋白p53/p21/p16为切入点,较为系统的评价了Maltol对小鼠多组织老化和损伤的保护作用。
  本文主要取得了如下三方面的研究结果:
  1、Maltol对D-Gal致衰老小鼠脑组织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
  本研究探讨Maltol对D-Gal(800 mg/kg/d)腹膜内注射8周所模拟的衰老模型的保护作用。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可确定,Maltol以50和100mg/kg剂量处理4周显著改善了小鼠的记忆障碍。Maltol可减缓海马中因长期给予D-Gal所致的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活性的降低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升高。Maltol降低大脑中的活性氧(ROS)和丙二醛(MDA)的水平,并通过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来降低氧化应激水平。此外,Maltol处理通过增加脑组织中PI3K和Akt的磷酸化蛋白水平,激活Nrf2和HO-1的蛋白表达减缓了D-Gal引起的氧化应激的增加。上述结果清楚地表明,Maltol给药干预能够部分通过激活PI3K/Akt介导的Nrf2/HO-1信号通路而减缓D-Gal诱导的小鼠行为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
  2、Maltol对D-Gal致衰老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
  研究结果显示,注射D-Gal持续8周会增加小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水平,但给予Maltol4周后,ALT水平明显下降。同时,与D-Gal组相比,Maltol治疗组肝组织和血清中包括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在内的两种酶活性均有所升高。同样的,Maltol给药组肝组织中细胞色素P450E1(CYP2E1),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和4-羟基壬烯(4-HNE)的水平均被显著抑制,这些积极的变化可能与中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s)的显著恢复有关。有趣的是,本研究证明Maltol给药可减轻D-Gal诱导的老化关键蛋白p53,p21和p16的过表达,并部分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有效减弱肝细胞凋亡。
  3、Maltol对D-Gal致衰老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分子机制
  实验结果显示:D-Gal的持续暴露会显著增加血尿素氮(BUN)的水平和肾组织中AGEs的积累,并阻滞HEK293细胞周期,降低细胞活力。而Maltol可以通过抑制MDA的过度产生并增加抗氧化酶的活性来激活与衰老相关的蛋白(p53,p21和p16)从而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免疫荧光实验结果表明:Maltol给药能够显著降低D-Gal导致的肾组织中CYP2E1和4-HNE水平的过表达。此外,Maltol通过下调Bax,上调Bcl-2,减少cytochromec的释放,并降低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而减轻D-Gal诱导的肾细胞凋亡。上述发现清楚地表明,Maltol通过部分激活PI3K/Akt信号传导途径有效地减轻了肾细胞的凋亡。
  综上所述,Maltol通过激活脑中PI3K/Akt介导的Nrf2/HO-1信号通路,减少D-Gal诱导的小鼠行为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通过抑制p53/p21/p16和激活PI3K/Akt途径改善D-Gal诱导的小鼠肝肾衰老和损伤。本研究进一步阐释了Maltol可以减缓与年龄有关的组织衰老与损伤,其可能成为减缓大脑衰老过程并刺激内源性抗氧化剂防御能力的潜在药物。同时,本研究也为抗氧化剂在肝肾细胞衰老和损伤中所起的关键作用提供了机制性见解。
其他文献
真菌毒素是一类由真菌所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由于其具有较强的毒性,且广泛污染于食品,农作物,饲料等,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备受关注。近年来的研究显示,真菌毒素也在很多中药材中被检出,这使得中药材的质量和临床用药安全都受到一定的影响。其中,黄曲霉毒素是目前已发现的真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一类,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定义为Ι致癌物,因此关于中药材中黄曲霉毒素的污染研究报道最多。然而目前大多研究仅针对中药材中真菌毒素的污染情况,很少对其污染成因进行探究。由于缺乏对其污染途径的了解,因此尚无法做到通过防控环节
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是一种常见的药食两用真菌。金针菇子实体中含有蛋白质、多糖、甾体类、萜类、多酚类、黄酮类等多种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肿瘤、调节免疫、降糖、降血脂、抑菌、抗病毒、提高记忆力、抗炎、保肝护肝等多种药理活性,对阿尔茨海默症、饮食性肥胖症也有一定疗效。本文综述了金针菇的化学成分、药理活性,提取、分离、纯化了金针菇子实体中的化学成分,并对其进行了结构鉴定。
  1.不同产地不同品种金针菇品种筛选及提取条件优化收集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金针菇子实体共11种,每种金
蜜环菌[Armillariamellea(Vahl. ex Fr.)Quel]又称榛蘑、小蜜环菌、栎菌,是白磨科的药食兼用菌,在亚洲传统饮食和医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倍半萜类化合物是蜜环菌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本论文对源于蜜环菌发酵液的原伊鲁烷型倍半萜芳香酯有效部位(Protoilludane sesquiterpenoid aromatic esters of A. mellea, PSAM)的含量测定方法及纯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依据前人关于蜜环菌乙酸乙酯部位抗炎抗氧化活性报道及课题组的预实验
靛红(isatin)是一种重要的天然产物,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分布在很多生命体中,比如在十字花科(Cruciferae)植物菘蓝(Isatis indigotica)、爵床科(Acanthaceae)植物马蓝(Strobilanthes quadrifaria)等植物。而且在很多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中也产生了靛红。伴随着现代天然产物修饰的深入研究,靛红及其衍生物因其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已近成为天然产物修饰的重点母核。五元氮杂环扩环反应将成为杂环化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靛红作为五元氮杂环代表化合物,在开环反应已取
本文基于秀丽隐杆线虫模型,通过各项生理指标,观察红参水提物(RGWE)对线虫抗衰老的作用效果。其次,利用TMT蛋白定量组学技术以及qRT-PCR技术,比较线虫在给药(红参水提物)前后的蛋白表达,筛选差异蛋白,运用生物信息技术,进行红参抗衰老作用研究。
  1、比较人参不同炮制品对秀丽隐杆线虫寿命的影响
  通过煎煮法提取红参、生晒参、大力参、鲜人参的水提物,药物置于NGM培养基和OP50菌液中(药物浓度设置为1.4mg/mL和5.6mg/mL),观察各组线虫的寿命。研究结果显示,生晒参、鲜人参
常春藤皂苷元为五环三萜类齐墩果烷型化合物,具备抗癌、抗HBV、治疗高血脂等药理作用,且可从多种药材中分离提取得到。但是存在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口服给药效果不明显等缺点致使无法进一步应用于临床,为改善其弊端,本文以川续断药材为原料制备常春藤皂苷元;以常春藤皂苷元为先导化合物,首先对C-28位羧基进行亲核取代,随后引入哌嗪基合成中间体,哌嗪基与芳香酸发生酰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哌嗪酰胺类化合物;另外以酰化的方式修饰其C-3、C-23位羟基,合成系列化合物;并应用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探讨常春藤皂苷元及其衍
痛风是现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风湿疾病,在体内核酸出现异常的氧化分解或者是受到外源性摄入导致嘌呤产生,影响机体正常的代谢,导致大量尿酸产生,从而引起高尿酸血症的发生,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或痛风性肾病。随着痛风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开发新的毒副作用小的中药治疗药物已成为研究热点。青藤碱是从中药青风藤中提取的一种单体生物碱,具有抗炎、抗风湿、免疫抑制、镇痛、镇静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疗效较好,对痛风性关节炎也有较好的疗效。药物在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会直接影响药物的药
传统中医药并无“骨髓抑制”和“心律失常”病名,将其划分到“虚劳、心悸”等范畴[1]。采用中药复方来预防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和骨髓抑制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参麦注射液主要由红参和麦冬的醇提物组成。临床上,参麦注射液不仅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还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治疗各种肿瘤[2,3]。但目前对人参-麦冬(PG-OJ)合理配伍的物质基础研究较少,其作用机制尚不清楚;PG-OJ配伍经口给药对骨髓抑制和心律失常作用研究较少,人参二醇组和人参三醇组皂苷对心律失常的活性对比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制备了不同比例PG-OJ配伍的
作为我国东北地区传统道地药用植物,短梗五加和刺五加的叶片中最主要的有效成分,一种3,4-裂环羽扇豆烷型三萜皂苷——chiisanoside已被课题组证明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例如抗肿瘤、抗炎、抗氧化、抗急性肝损伤等。而对于其次级苷,相关报道则极少。此外,考虑到因二者较近的亲缘关系、近乎相同的生长环境造成的短梗五加叶和刺五加叶在活性成分方面相近,而刺五加叶作为黑龙江省地方中药材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短梗五加叶总三萜皂苷有效部位亦具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本文从短梗五加叶的总三萜皂苷中分离出
本文采用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作为免疫抑制剂,建立小鼠免疫抑制模型,研究人参皂苷Rg3和人参皂苷Rb2对模型小鼠免疫功能影响,利用网络药理学探究了人参及其人参皂苷Rg3和人参皂苷Rb2的免疫调节机制。为人参皂苷Rg3和人参皂苷Rb2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1.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人参的免疫调节机制。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筛选人参有效成分、潜在靶点。采用Cytoscape3.6.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网络图,通过Uniprot数据库,TTD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