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移植术后早期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及预后研究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bin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肾移植术后早期高尿酸血症(Hyperuricemia,HUA)危险因素,构建早期HUA的风险预测模型,以及评估早期HUA对肾移植受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我们对2011年4月~2020年7月期间在我院施行肾移植手术的99例肾移植受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术后第1月内血清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将患者分为HUA组和尿酸正常组。统计患者肾移植术后早期HUA的发病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早期HUA发生的危险因素,通过独立危险因素建立其风险预测模型,最后比较了两组患者术后1年内短期预后情况以及移植肾和受者长期存活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平均年龄32.2±8.2岁,随访时间47.7±30.7个月。肾移植术后早期HUA的发病率约为23.2%。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术前SUA(p<0.001)、WBC(p=0.022)、LY(p=0.024)、血脂异常(p=0.007)、DGF(p=0.01)以及BMI≥24 kg/m2(p<0.001)是肾移植术后早期HUA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SUA(OR=1.008,95%CI:1.002-1.014;p=0.006)、BMI≥24kg/m2(OR=8.948,95%CI:1.303-61.460;p=0.026)和血脂异常(OR=4.849,95%CI:1.184-19.854;p=0.028)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肾移植术后早期HUA发生的风险预测模型公式为P=e Y/(1+e Y),其中e为自然对数的底,Y=-8.479+0.008×术前血尿酸(μmol/L)+1.579×血脂异常+2.191×BMI。Hosmer-Lemeshow检验p值为0.465。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838,95%CI为0.742~0.934,该预测模型敏感度为73.9%,特异性为80.3%。HUA组患者的e GFR在肾移植术后1周(40.8±27.7 VS 61.3±31.4,p=0.006)、2周(47.9±29.5 VS 66.8±26.3,p=0.004)、1月(52.4±23.7 VS 68.1±22.4,p=0.005)、3月(56.3±20.1 VS 71.6±20.7,p=0.003)、6月(60.2±20.3 VS 72.3±21.2,p=0.022)时显著低于尿酸正常组;但在1年时,两组间e GFR不存在统计学差异(67.0±18.6 VS 68.6±20.1,p=0.76)。HUA组1年内急性排斥反应(p=0.039)和移植肾积水(p=0.041)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组。HUA的发生并未对受者移植肾结石(p=0.230)、弥漫肾病(p=0.662)、呼吸道感染(p=0.065)、泌尿道感染(p=0.215)、腹泻(p=0.518)、蛋白尿(p=1)的发生率造成影响。HUA的发生并不会影响受者(p=0.861)和移植肾(p=0.174)的存活率。在对患者术后的随访中,HUA组术后6月、1年、3年受者生存率分别为95.65%,95.65%,95.65%,尿酸正常组术后6月、1年、3年受者的生存率分别为100%,98.68%,96.05%。HUA组术后6月、1年、3年的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1.30%,91.30%,91.30%,尿酸正常组术后6月、1年、3年的移植肾存活率分别为98.68%,97.37%,97.37%。结论:肾移植术后早期HUA的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相关,其中BMI≥24Kg/m2、术前SUA和血脂异常是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危险因素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具有较好预测效能和临床价值。虽然肾移植术后早期HUA的发生并不会降低移植肾和人的存活率,但可能会导致受者急性排斥反应和移植肾积水发生率增加,同时,也会对受者短期移植肾功能带来负面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宫颈癌淋巴转移阳性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点,联合淋巴结转移高危因素、盆腔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淋巴是否增大及新辅助治疗前后宫颈癌患者血清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g)变化值对宫颈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进行评估。建立淋巴结转移的术前预测模型并分析其预测价值,为提高宫颈癌根治术前淋巴
目的:利用全外显子测序(WES)研究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肿瘤相关基因突变情况,寻找不同取样位点差异表达的突变基因,对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的肿瘤异质性进行初步分析与探索。方法:本研究依据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选取就诊于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的高级别浆液性卵巢癌患者3名,分别于肿瘤组织中心及两端收取新鲜组织标本,测序样本迅速放于液氮罐中冷冻后转入-80℃冰箱保存,切片样本置于10%中性福尔马林保存。提取组织DNA后
目的HER2作为结直肠癌治疗靶点的相关性目前已经得到确认,但其作为结直肠癌预后性生物标志物的作用仍不明确。所以我们采用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的方法以评估HER2扩增对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的影响。方法对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BM)、万方等数据库进行检索,纳入HER2扩增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关系的队列研究。检
第一部分预后营养指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在上皮性卵巢癌预后中的应用价值研究目的:探讨预后营养指数(PNI)、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与上皮性卵巢癌(EO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于2014年10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二医院妇科收治并手术治疗的EOC患者125例。通过查阅病历信息获取所有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PNI、NLR与血小板/淋巴细胞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中基质细胞浸润水平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临床进展的关系,探讨其生物学作用,筛选出与基质细胞浸润相关的预后标志物。方法: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计划(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ESTIMATE算法、TIM
目的:通过对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患者资料进行全面回顾性分析,探讨EC患者发病的高危因素及生存预后相关影响因素,为临床医师在EC的筛查、诊治及判断预后时提供参考。方法:筛查2012年11月—2016年1月期间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就诊、出院诊断为EC的所有患者资料,对于研究人群的一般特点、病理学特点、手术方式、术后辅助治疗等进行描述,分组比较EC临床病理特点。计算
目的:探讨炎症和凝血指标与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评估其预测子宫内膜癌病理特征的价值,寻找最佳截断值,为临床诊治提供指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住院且接受手术病理分期、术后病理结果显示为子宫内膜癌的208例患者临床资料;另外收集同时期、同年龄段因不规则阴道流血进行诊刮等操作后病理回报子宫内膜为良性病变的20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对照组;同时将子宫内
目的:探讨经尿道钬激光和等离子剜除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为剜除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前瞻性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120例;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最终入组钬激光剜除组47例,等离子剜除组46例,分别按照对应组别行手术治疗,并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进行随访,然后统
目的:探讨内腔镜手术监测仪在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切除术中应用的临床价值,并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形成针对前列腺内腔镜手术监测设备的优化方案,提高基层医院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取5家医院,包括兰州大学第二医院、静宁县人民医院、临夏州人民医院、秦安县人民医院和榆中县人民医院在内腔镜手术监测仪监测下的经尿道前列腺双极切除手术患者共219例,采集术前、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信息。将兰州大学
目的:1.分析不同表型PCOS患者临床指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差异。2.建立PCOS动物模型,尝试构建PCOS状态下子宫内膜病变模型,探索PCOS-IR与PCOS-non-IR大鼠血清肿瘤标志物差异及子宫内膜病理改变情况。方法:1.收集兰州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门诊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初次确诊为PCOS的患者198例。根据HOMA-IR≥2.69与否,将PCOS患者分为PCOS-IR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