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实践为出发点分析研究了中国经济制度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通过对引入制度变量的新古典增长理论和内生增长理论的推演分析表明,在制度外生增长模型的平衡增长路径上,制度变迁速率的提高能够提高平衡增长路径上的总产出与劳动平均产出的增长率,反之则相反;当制度停止变迁,则平衡增长路径上的社会总产出与劳动平均产出的增长率将外生于劳动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率;制度内生经济增长模型也表明制度是影响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制度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而较差的制度则是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障碍;此外,制度变迁与技术进步之间必须协调推进才能推动经济发展,否则,将会对经济增长产生不利影响。通过梳理分析中国建国以来经济发展基本态势与经济制度变迁历程发现,中国经济增长在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期的迥异表现与相应时期的经济制度变迁及政策决策路径与方式等有着密切关系,中国的经济制度变迁对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以及经济波动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产权多元化、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和对外开放程度三个方面的制度变迁着手选择和设计了经济制度变迁变量,并结合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和技术进步等变量运用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M)实证分析了经济制度变迁等变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效果。检验发现,从长期来看,经济制度变迁、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具有稳定的正相关关系,三者之于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分别1.02、0.77和0.02,而劳动力增加对经济增长具有负向作用,弹性系数为-0.36;从短期来看,经济制度变迁和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技术水平与经济增长则具有非显著的双向格兰杰因果关系,劳动力增加与经济增长之间不具有显著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本文给出如下建议:(1)全面深化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的各方面体制机制改革,坚持经济体制改革的市场化方向,加快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积极推进所有制结构改革,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坚持所有制结构改革多元化方向,形成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协调发展的局面,同时明晰产权界定、强化产权保护,充分释放产权制度变迁和所有制结构改革对市场主体的经济激励作用。(3)继续坚持和大力推进对外开放,积极拓展对外开放格局,努力提升对外开放层次,充分开辟和利用国际市场以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4)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加速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的生产力转化能力。(5)不断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大教育投入尤其是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投入,努力提升劳动力素质和职业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