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剂辅助水平井蒸汽驱注采参数的数值模拟研究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_134397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稠油油藏是一种粘度高、流动性差的油藏。我国稠油资源丰富,随着油藏的不断开采,稠油及特稠油资源占比日益增加。其中薄层稠油油藏所占比例较高,此类油藏具有粘度较大、厚度薄、埋藏浅、散热快等特点。目前开采稠油油藏的主要方法为蒸汽驱。然而,蒸汽驱在开采薄层稠油中表现出重力超覆、粘性指进等现象。在蒸汽驱过程中添加溶剂可以辅助驱油,能够明显提高采出程度。本文旨在研究溶剂辅助蒸汽驱过程中注采参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针对薄层稠油进行深入讨论,首先确定数值模型的相关参数,研究温度变化过程中溶剂及溶剂原油混合物的粘度密度变化关系。对溶剂辅助蒸汽驱效果进行机理分析;确定适应的井筒模型、井网类型及井网参数并进行评价。其次,就溶剂辅助蒸汽驱影响因素做出分析,主要从地质因素及开发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数值模拟,将溶剂辅助蒸汽驱的生产数据与纯蒸汽驱进行对比得出溶剂增产效果,结合采出程度、增产效果、油汽比等因素确定溶剂辅助蒸汽驱合理注采参数及适用范围。本文对溶剂辅助蒸汽驱中溶剂参数进行优化,确定在蒸汽驱过程中溶剂类型、溶剂比例、注入方式对最终开发效果的影响,进一步分析蒸汽驱过程中温度场、粘度场、含油饱和度场及溶剂分布特征,总结相关规律。对复合溶剂最佳复配比例进行模拟实验并取得相关认识。采用直观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确定溶剂辅助蒸汽驱过程中的主控因素。最后,基于实际油田的地质情况采取合理开发对策,结果表明,溶剂辅助蒸汽驱能够显著提升油井产量和开发程度,对于油田现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底水油藏随着油井底压力下降,底水易于锥进,现有试井分析方法没有考虑水平井不规则产液现象,尚不能有效确定水平井高产液位置。油藏工程方面也无有效诊断水平井水平段高产液位置的手段。本文分析了某典型区块水平井水淹规律;开展了概念地质模型的大量油藏数值模拟计算,分析了隔夹层、井眼轨迹等因素的影响,总结了隔夹层分布模式,并分析了各分布模式下的水平井含水率及其导数曲线的变化特征,提出了消除含水率及其导数曲线微小
针对致密-低渗油藏基质中原油难以驱动、裂缝发育导致水窜严重、常规开采方式效果较差的突出问题,开展注液吞吐开采方法适应性研究。采用人造致密-低渗均质和非均质岩心,进行水驱油模拟实验。由实验结果综合分析取得对致密-低渗油藏水驱特征的基本认识——随着储层基质渗透率的降低,水驱油效率大幅度降低,水驱压差急剧增大;渗透率越低,非均质(裂缝)储层中水窜越严重,采收率越低。致密基质中原油难以驱动与非均质(裂缝)
天然气水合物藏一般为胶结疏松的砂岩,在开采过程中岩石由于地应力的变化容易发生流固耦合作用。目前的水合物开采模拟软件只能模拟地层在弹性变形时孔隙度的变化,本文旨在将描述地层岩石扩容、压实等过程的模型扩充至水合物开采模拟器,并对天然气水合物开采进行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首先,建立水合物开采的数学模型,包括建立质量和能量守恒方程、确定离散方法和数值求解方法。接着,编译Tough+Hydrate水合物开采
天然气水合物具有能量密度较高、分布十分广泛、储量极其巨大等诸多优点,是一种非常具有未来开发利用前景的清洁能源。在水合物开采过程中,水合物的分解会导致储层发生变形,涉及到多物理场耦合问题。本文基于多孔介质力学理论和相平衡理论,建立了一个能够描述水合物相变过程中储层变形的理论模型。首先基于热力学方法,推导了水合物储层的多孔介质力学本构模型。其次考虑到水合物广泛分布在细孔沉积物中,所以毛管压力对水合物相
固井作业中,水泥环密封良好是保障井筒完整性的必要条件,为了判断水泥环失效需要对水泥石力学性能进行准确描述。水泥石作为多孔介质材料,其力学行为符合多孔介质材料的特征,实际工况下水泥石内部存在孔隙水压。本文引入多孔介质力学理论对井下工况条件下的油井水泥石开展力学性能研究。首先,确定了多孔弹性本构方程为描述水泥石力学性能的力学模型,并使用有效应力的摩尔-库伦破坏准则判断水泥石破坏行为。接着改造了实验设备
CO2驱是目前提高采收率中一项重要且热门的技术,近年来在中国的应用日趋上升。CO2驱替过程中,油藏流体与CO2在油藏条件下充分混合后,其相相行为较为复杂。除了常规存在的气液两相平衡,还能形成区分于气相与油相的富CO2相。对于该类流体相行为的数值模拟则需要一个能够处理至少三相的相平衡算法。对于多达三相的相平衡算法,至关重要的前提是确定在给定温度压力下,其真正平衡时,具体的相的个数。本文则通过Mich
三塘湖油田M7区块储层物性差,具有中高孔隙度、特低渗透率、高含油饱和度的特征,属于异常低温致密油稠油油藏。由于油藏埋藏深、地层异常低温、稠油粘度大等原因,导致前期开展的多元热流、氮气吞吐、雾化降粘等措施效果较差。乳化降粘技术因降粘效果好、工艺成熟、成本低、适用范围广等优势已经成为高效开发稠油的重要技术之一。本论文研究了乳化降粘技术在M7区块应用的可行性。通过设计正交实验,研制出一种新型复合降粘剂C
套管变形问题一直困扰着四川威远地区页岩气的开发,国内外学者们已对套变形成机理及防治做了大量研究,但套管变形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在前人的工作基础上,通过现场数据分析研究套变产生的主控因素,通过编制数值模拟软件模块,计算并分析套变位移量的普遍规律,提出减少四川威远地区页岩气开发中套变问题的具体建议。全面调研统计四川威远地区的套变情况,分析了该地区套变井的普遍特征,研究了四川威远地区页岩气井
钻井液技术是油气井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优良综合性能的钻井液体系,能够有效解决钻井施工过程中出现的井下复杂事故,在确保安全、优质、快速钻井中所起的作用愈加凸显。本文针对尼日尔Agadem油田存在的钻井难题,通过关键处理剂的研制、体系优化及性能评价,构建出能够有效解决目标区块钻井难题的水基钻井液体系。针对Agadem油田存在的钻具磨损严重、卡钻等复杂问题,通过合成含硫量较高的有机硫型极压抗磨剂,研
本文通过调研国内外PDC钻头井下工况评价方法的研究现状,制定PDC钻头井下工况评价方法室内实验方案。开展室内实验,在给定的钻压、转速条件下利用不同磨损程度以及泥包的PDC钻头在全尺寸的硬砂岩岩心、软砂岩岩心和灰岩岩心中进行钻进实验,获取不同时间域下的PDC钻头在不同钻井参数、不同岩心中钻进时的钻压、转速、扭矩、机械钻速以及钻头振动的变化特征。通过对室内实验结果的分析,对现有的三参数模型进行修正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