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着城乡中小学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的问题,制约了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农村教育的发展。以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统筹城乡师资,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实现教育公平,是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小学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农村教师不仅在工资待遇和评职等方面与城区教师之间存在差距,而且在培训和发展机会上也存在种种困难,农村教师队伍中普遍存在知识老化、知识面窄、教育教学能力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年龄结构老化的现象,这种义务教育教师资源不均衡的现状,导致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动力消失,职业倦怠明显,心理问题严重。农村教师队伍的这些状况已经严重影响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导致城乡义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所以,统筹城乡教师资源,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目前,城乡中小学教师统筹发展中存在着的主要问题有城乡二元结构下教师资源的市场流动、教育政策的偏差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以及教育投入体制变革后农村教师收入降低、缺乏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机制、现阶段国家和地方城乡师资统筹发展措施的缺陷四个方面。基于上述对影响城乡中小学教师统筹发展的问题的分析框架,要促进城乡中小学教师统筹发展应采取以下实践对策:第一,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教育城镇化。第二,调整教育政策,提升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主体,完善“以县为主”管理,改进农村教师政策,适度扩大原定农村教师编制,严把农村教师入口关,畅通不合格教师出口。第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稳定农村教师队伍,增强农村教师岗位吸引力,吸引更多优秀大学生到农村任教,逐步优化农村教师队伍结构。第四,创新农村教师培训机制,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强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考核力度,坚持“依法治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