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建设优质高效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技术平台和规范制度,为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政务信息资源是国家重要的战略性资源,因而也是重要的公共资源,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研究是公共管理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文以广东省社会保障信息体制发展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为基础,借用集体行动理论,官僚部门的理性竞争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等分析视角,描述和分析了当前政务信息共享体制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是社保信息共享系统应用中的重要任务,是电子政务工作和电子政务信息化的核心战略和必然选择。但是,现实问题依然比较严重,集中表现在,第一,数据的交换和共享问题;第二,跨部门信息资源的综合应用效能低;第三,政府部门经济利益方面,信息资源的所有权、采集权、开发权、经营权的归属、转移及相关管理原则还不明确,造成了不少政府部门将政务信息资源的产权归属部门化,从而导致了事实上的资源“部门私有”格局。所以说,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并非自然而然就能进行的,需要解决观念、意识、体制、政策、运行机制等多方面的问题,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而其中最重要的是从体制和机制上解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动力问题,即电子政务的各个行为主体为什么要进行信息资源共享,能否从信息资源共享中获得收益,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本质与动力机制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从根本上解决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的根本需求和参与各方的积极性和能动性问题。最后,本文提出的对策主要包括:第一,完善政策法规环境;第二,加强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组织管理体制;第三,建立信息资源共享绩效评估体系信息共享奖励补偿机制;第四,建立完善的信息资源共享目录体系;第五,提高工作流管理技术完善信息资源共享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