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农户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研究 ——以水城县猴场村为例

来源 :贵州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lcimerq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户耕地利用功能的转型,对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具有重要意义。从农户层面分析耕地利用功能的转型有利于准确识别出农户耕地利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为政府部门“因地制宜,精准施策”提供参考。本文通过随机抽样法对猴场村346户农户的耕地种植情况进行调查,从政策梳理和实证评价两方面入手诊断农户耕地利用功能转型节点,并运用指数加权评价法、极值标准化法、IDW空间插值分析法、椭圆标准差法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分析法,探究农户耕地利用功能的变化过程和空间变化特征。同时,综合运用GIS空间叠加分析法、多元回归模型定量识别农户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从耕地种植结构、类型和投入变化三个方面分析研究区农户耕地利用变化情况发现,“粮食作物→经果林”转换是农户耕地种植结构的主要调整方式。“粮食作物→经果林”转换带动耕地利用类型中的“水田→旱地”转换,进而促使农户耕地的生产性投入增强。(2)猴场村346户农户耕地功能综合指数在0.0578-0.6151之间,均值为0.2985,极值间的差距为11倍,农户耕地利用综合功能的“马太效应”较强。结合农户耕地利用综合功能指数的走势和政策梳理结果判断可知,2014年是农户耕地利用功能发生转型的时间节点。各子功能间呈“高低错落”的发展态势,其中家庭经济贡献功能的变化幅度最大,整体上呈现持续上升态势(0→0.3504);粮食生产功能持续降低(0.0930→0.0257);基本生活保障功能(0.0025→0.0036)和生态安全维护功能(0.0576→0.0577)的变化幅度较小。空间上,农户耕地功能水平总体偏低,主要以中低等别功能水平农户分布为主,各子功能的空间分布“错位”现象显著。趋势面分析结果显示,农户耕地各功能的时空差异显著,粮食生产功能和家庭经济贡献功能的变化方向相反,基本生活保障功能和生态安全维护功能的变化趋势不明显。农户耕地利用各功能的标准差椭圆空间分布特征和水黄公路的走向大致相同,其中粮食生产功能自北向南收缩,椭圆分布范围逐渐呈东北-西南走势,粮食生产功能重心整体上从北向南迁移,迁移路径经历了先向北而后向南的变化规律;基本生活保障功能椭圆分布范围整体上逐渐呈西北-东南走势分布,重心经历了中部-东南部迁移轨迹;家庭经济贡献功能总体上呈西北-东南走向分布,和基本生活保障功能的走势大致相同,2014年之后重心由中部向东南部迁移,功能重心先后经历了从北-南-东南-北的迁移轨迹;农户的耕地生态安全维护功能的空间均质性较强,生态安全维护功能的X轴和Y轴变化不明显,椭圆分布范围各年份重合,重心也没有明显的迁移变动。(3)依据农户耕地利用功能等别的演化组合形式,将农户类型划分为高水平提升型(8户)、中高水平调整型(4户)、中等水平提升型(250户)、中等水平保持型(12户)和低水平保持型(72户)共5种类型。猴场村农户耕地利用功能整体上已从粮食生产功能主导向家庭经济贡献功能主导转变,但中等水平保持型和低水平保持型的农户耕地利用主导功能转型时间滞后于其他三种类型农户。农户内部间的功能权衡与协同变化总体上可分为5种模式,分别为协同转为权衡、协同转为不显著、权衡转为协同、不显著转为权衡、不显著转为协同。不同类型农户耕地利用功能间的权衡与协同变化情况显示,中等水平提升型的农户耕地利用功能内部之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转换最为强烈。(4)从总体上来看,不同年份影响农户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因素并不一致,主要影响因子在不同年份重复出现。除此以外,对农户耕地利用功能具有显著影响的自变量项数随时间变化逐渐增多,农户耕地种植收入的提高是耕地利用功能转型最主要的原因。与此同时,家庭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占比在2008年时就开始对高水平和中高水平调整型的农户耕地利用功能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其他3种类型的农户则在2014年之后才对耕地功能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本文从政策梳理和实证评价两方面入手,探讨猴场村农户耕地利用功能的转型过程、特征、趋势及其功能内部协同与权衡演变关系,构建了微观尺度农户耕地利用功能转型“过程-空间特征-内部关系-驱动机制”的研究框架,为微观尺度农户的耕地利用转型研究提供新视角。此外,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针对猴场村农户耕地利用功能的变化情况提出以下建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满足农户多样化种植需求;促进多方合作以解决销售困境。
其他文献
在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证券化规模实现较快增长的当下,探讨商业银行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微观动机及效果对商业银行合理运用信贷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工具以及促进未来银行业转型升级意义重大。本文先通过理论层面梳理,再与实际发展情况结合,探讨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用信贷资产证券化可能的微观动机以及信贷资产证券化业务对商业银行可能产生的微观影响效果。然后运用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得出结论:我国商业银行进行
传统制造业曾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但是如今存在着因外部环境变化及产业结构调整,导致发展遭遇阻力,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一些老牌制造型企业主动寻求资源配置,通过产业链内并购优秀的资产实现企业的战略转型,而有的企业则通过跨界整合的方式进入当下新兴热点行业,走上多元化发展之路,这条道路是否可行,是我们要关注的焦点。跨界整合的目的是为了获取新的活力和新的竞争力,
随着对农产品的需求迅速增长,农产品价格变动也变得极为不稳定,了解我国农产品期货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认识世界宏观经济因素对我国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波动影响,可以为我国在农业期货市场的监管、相关政策制定和市场参与者进行投资、套期保值等行为时提供可参考的建议和对策。本文选取国内五种农产品期货价格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小波多元方法能对多变量进行同时分析,同时在时频分析上具有多分辨率的优势。一方面通过分析国内五种大众
现如今,我国居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各大海外知名品牌涌入我国市场,在整个家电市场趋于饱和的情况下,家电制造业内部竞争不断加剧。家电制造业是一个极为特殊的行业,不论技术还是产品都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紧靠价格战无法解决企业发生存的问题,反而造成净利润不同程度下滑,因而许多企业逐渐向轻资产盈利模式转换。对轻资产型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质量分析,其目的在于了解在企业的总战略目标下,这种新型运营模式对战略实施效果的
房地产企业作为我国GDP贡献的主力军,在我国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近几年的“房住不炒”等政策限制提高了房地产企业的发展要求。另外,伴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居民消费升级以及存量物业面积的持续增长,物业管理企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在彩生活物业管理公司2014年成功分拆上市以后,各大房地产企业把目光投向了资本市场看好的物业公司,房企分拆物业上市成为热潮。此外,在2019年7月科创板开板后,证监会在同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经济实力有了显著提升,2010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进入稳中求进的发展阶段,国民收入也得到进一步提高,心中满怀着对美好生活质量的需求和向往。在此背景下,家电产品逐渐走进了亿万居民家中,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过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家电行业在经历一段繁荣期之后,不得不面对日渐饱和的行业需求和日益加剧的行业竞争,甚至不惜发动价格战,希望借助价格优势在行业竞争占据一
宏观经济政策是政府为了调整经济结构,推动经济市场发展,达成宏观调控目的而制订的用来解决经济问题的指导原则和措施。基于我国基本国情,经济市场的有序发展离不开政府干预,企业作为宏观经济的载体,必然会受到产业政策的影响。对企业而言,产业政策一方面能够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降低贷款利率的方式给企业提供便利,支持企业在扶持领域内快速扩大规模;另一方面产业政策引导企业进入新兴行业,而新的行业意味着企业将会面
并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由于信息不对称、我国估值体系不成熟问题等原因,并购方处于信息劣势一方,并购者对目标公司未来盈利能力的判断存在一定局限性,于是引入对赌协议——或有对价或被称为估值调整机制,来调整支付给被并购方股东的交易对价,以达到保护并购方并制约或激励目标企业发展的效果,为企业的并购附加一份保险,推动我国并购的顺利进行。对赌协议在实务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我国税收法律不健全
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创新是推动发展的首要动力,整个社会也呈现出创新的一片繁荣景象,这推进了由创新引领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的形成。疫情期间不仅仅考验着企业,也使中国对创新性研发以及医药创新进行全新的产业思考,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疾病领域。所以政府在创新方面的扶持,不管在资金方面还是政策方面,都大力的激励了企业的自主创新,为的是实现从制造到创造的改变。但是我国自主创新与一些发达国家有着差距,不仅企业在技术创
土地是人类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诸多人类活动都在土地的基础上开展。对于农户而言,土地是其进行生产活动的必要载体。因此,土地权益的保障是农户利益的体现方式。农户土地权益保障的关键在于从农户土地利益的实现出发,进而完善利益共享机制。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涉及村集体、农户和企业等多方主体的利益,在“三权分置”实施和推进的过程中,各个主体由于利益取向存在差异,相互之间的博弈在所难免,但是在一系列制度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