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能动性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jh20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社区是社会的缩影,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社会安定有序、国家长治久安都需要社区来发挥具体作用。而居民是社区治理的关键主体,确保社区居民能够积极、合法、有序参与社区治理,将有助于社会治理的有序推进和社会的稳定。社会工作是以利他主义价值观为指导的专业助人活动,能够通过资源整合、专业支持等服务,激发社区居民社区参与的潜能和优势,解决社区问题,缓和社会矛盾,从而促进社会的公平。同样,社区治理的出发点是服务于民,旨在解决社区居民关心的问题,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故此社会工作和社区治理有着较强的亲和性,将社会工作理念融入到社区治理之中有助于激发居民社区参与积极性,构建和谐稳定社区。本文以居民社区参与的能动性为研究主题,在相关背景研究和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计划行为理论、多元主体协同共治理论、民众参与理论和能动性理论为视角,界定了城市社区、社区治理、社区社会工作、五社联动等核心概念;以合肥市L社区为例,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呈现了L社区的概况以及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现状,详细搜集了该社居民参与社区治理中存在的居民参与率总体偏低、居民主动性参与较少、社区居委会“行政化”现象严重、社区自治主导权缺失、居民参与活动制度不健全等五大问题,并针对城市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得出了单位制形成参与屏障、参与方式以动员型参与为主、社区服务与居民需求匹配度低、社区资源难以充分开发利用、居民参与产生“无我心理”及倾向“脱域化”交往、社区社会组织与社会工作者队伍发展不足等六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基于社会工作实务介入视角,本文在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社区治理可行性的基础上,对社会工作具有的价值观、居民参与理念二者是否具有统一性进行了讨论。在具体介入的策略上,运用社会工作理念,借助小组社会工作方法,设计了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项目方案,明确了项目执行思路和项目计划。同时,为了能够有效调动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本文认为应该提供社会工作介入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制度保障,明确政府监管职能,理清基层政府、社区以及社区社会组织三者的关系,多渠道激发居民社区参与积极性,发挥社区精英的“桥梁”作用,加强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建设。
其他文献
目的总结尿道下裂术后处理经验。方法结合文献,回顾分析114例尿道下裂术后临床资料。结果一期手术成功率94.74%,其中尿瘘5.26%。术后1个月内排尿异常21.93%。104例随访3个月-2年,阴茎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生态环境承受的压力增大,生态环境保护问题日益突显,水资源作为生命之源,是生态环境保护重中之重。国家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推出符合本地实际的河长制。在此背景下,福建省安溪县根据国家政策要求与地方实际情况,出台并落实了安溪县河长制。本文以福建省安溪县河长制制度建设与实践为研究对象,使用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安溪县河长制实践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定量刻画、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善于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建立基本的数学模型,把相关问题转化为基本模型去解决,从而可以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请看下面这道题.  【题目】n个人,每两个人握一次手,一共要握多少次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