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c与蜂窝网的互联机制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ngz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相对于其他通信网络而言,AdHoc网络是一种具有无中心、自组织、多跳路由、无固定基础设施的网络。这种网络通常也被称为“自组织网络”,它可以不依赖于任何已有的固定基础设施而独立组网。但是想要大规模地组建或大范围地应用AdHoc网络仍然面临很多困难。目前的解决方法是将AdHoc网络与其他现有网络互联,例如蜂窝网、Internet等,作为现有通信网络在一些热点地区的补充。 本论文着重于AdHoc与蜂窝网的互联机制研究,包括AdHoc与蜂窝网的成网方案、网关发现机制及其性能仿真、移动性管理等。在介绍相关研究小组提出的AdHoc与蜂窝网融合网络的结构及特点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网关(基站)发现机制的AdHoc接入蜂窝网方案,并对AODV+路由协议进行了修改使其能够满足一定的网关发现要求,对AdHoc网络内节点进行网关发现的实现机制也进行了具体说明。接入网关可以直接集成在蜂窝网络的基站中,它作为一个特殊节点成为互联AdHoc与蜂窝网的桥梁。根据所给出的基于Hello消息的网关发现机制,本文对其进行了NS-2网络仿真,并与主动式、被动式网关发现机制进行性能分析与对比。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基本满足AdHoc接入蜂窝网的需要。为了有效地对AdHoc接入蜂窝网中的节点进行移动性管理,本文还探讨了包括利用移动IP和蜂窝IP实现网络互联的解决方案。最后,本文总结了所作工作并提出下一步的工作方向。
其他文献
低密度校验(LDPC)码是基于稀疏校验矩阵的线性分组码,它最初由Gallager于1962年提出,当时并未受到人们的重视。经数十年的沉寂,随着计算机能力的增强和相关理论(如图论、BP算
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xing,OFDM)因其抗多径干扰能力强和频谱利用率高,被视为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Mu
在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空时编码(space-time coding)技术是抗信道衰落和提高系统容量的一种最新编码方法。近年来,许多机构都在研究基于MIMO天线系统的空时编码技术。多天线系
从语音信号中有效地提取个人特征信息进行说话人身份的识别,是语音识别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在身份验证、信息检索等领域,自动说话人识别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其研究具
随着经济增长的需求和石油勘探、钻井与开采技术的进步,射线检测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于石油测井技术的多个方面。本文围绕油气井下开采层的复杂情况,运用X射线检测介质识别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