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银行业在一国经济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其经营的综合效率关系着整个国家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银行公司治理是现代银行制度的核心,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劣直接决定了银行综合效率的高低,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也是商业银行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根本,伴随着银行的股份制改革以及市场化进程,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优化是提升银行综合竞争力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我国16家上市商业银行2005-2010年的数据作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综合绩效进行了研究。首先,文章阐述了银行公司治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结合国内外学者公司治理的研究成果,将商业银行的公司治理细分为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激励四个方面,并基于终极控制权理论,对传统的股权结构进行了重新的梳理与划分,分析了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还分析了终极控制权股权结构、董事会、监事会和高管激励对综合绩效的影响机理,同时,结合银行性质的不同,将我国的商业银行划分为国有商业银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对于绩效的衡量,本文从银行的盈利性、股东获利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成长性五个方面选出了有代表性的10个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了一个综合绩效指标。然后构建模型,提出假设,得出结论:(1)商业银行的终极控制权集中度与银行综合绩效之间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2)国家终极控制人的性质与银行综合绩效之间显著的正相关;(3)董事会的规模与综合绩效之间不存在非线性的关系,董事会规模与银行绩效负相关,但是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监事会规模与银行综合绩效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4)董事会会议次数与银行综合绩效负相关,监事会会议次数与银行综合绩效正相关,但是两者均不显著;(5)独立董事的比例与银行综合绩效正相关,但是不显著;(6)银行的高管薪酬与综合绩效之间显著的正相关,银行的高管持股与银行综合绩效之间正相关,但是不显著;(7)在国有商业银行、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当中,发现城市商业银行的绩效最好,国有商业银行的绩效最差。最后在前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匕,为提高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综合绩效,提出了几点建议:银行国家终极控制权比例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加强董事会的决策职能和监事会的监督职能;规范独立董事的进入资格和数量配置;改善董事会会议和监事会会议的质量;进一步完善高管激励机制;加强对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的扶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