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及影响因素;探索积极心理学习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两个阶段进行。1.第一阶段对全院护士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调查。以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776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在全院范围内进行一般资料、总体幸福感量表(GWB)(中文版)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的调查。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来探讨人口统计学变量和社会支持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2.第二阶段类实验性研究。从该院护士中随机抽取护士,并知情同意后最终纳入86名护士参与研究,参与者接受积极心理学习干预24周。用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其在干预前、干预结束时、干预后1个月时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的差异。结果1.护士主观幸福感调查:(1)护士主观幸福感总分为(70.30±13.64)分。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6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7.08-2.83)分、(14.94±4.48)分、(5.60±1,69)分、(14.70±3.48)分、(12.92±2.21)分、(14.96±4.16)分。(2)护士社会支持总分为(36.41±6.51)分,其中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个维度的得分分别为(20.65±4.41)分、(8.07±2.43)分、(7.70±1.69)分。(3)经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年龄、护龄、生育情况、负性事件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经Pearson相关分析发现,社会支持总分及其3个维度均与护士主观幸福感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4)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支持、生育情况、负性事件和年龄4个因素进入主观幸福感总分的回归方程,年龄和社会支持均与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生育情况和负性事件与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则呈负相关关系。2.积极心理学习干预:(1)干预结束时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其中,主观幸福感总分及精力、对生活的满意和兴趣、忧郁或愉快的心境、焦虑的状态(松弛与紧张)4个维度的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O.05)。干预结束时及干预后1个月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效果持续。(2)干预结束时护士的社会支持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干预前,其中社会支持总分及主观支持、客观支持2个维度的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结束时及干预后1个月护士的社会支持总分及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2个得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护士的主观支持得分低于干预结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护士主观幸福感水平处于中等水平,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2.年龄、生育情况、负性事件和社会支持均对护士主观幸福感有影响。年龄和社会支持均与护士幸福感呈正相关关系,生育情况和负性事件与护士幸福感则呈负相关关系。3.积极心理学习干预可以提高护士主观幸福感和社会支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