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解辐射输运问题的综合核方法

来源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qiaom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温热系统中的辐射热输运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为了改善和提高许多热工程应用的方法和设计,要求对辐射热输运问题有更好的了解。因此,输运理论已经成为物理和工程应用的重要课题。一般来讲,对于实际问题,辐射输运方程的精确处理是非常困难的。介质中辐射输运方程的求解要求的是辐射输运方程的辐射强度,或者是积分辐射输运方程的辐射能量和辐射热流。为了求解这两种方程,发展了许多数值方法;然而,每种数值方法都有它自身的优点和缺点。综合核(Synthetic Kernel,SK_N)方法是求解积分输运方程的高阶输运近似,它是用类扩散核的和来近似积分输运核,使积分方程简化为一组耦合的二阶微分方程。SK_N方法第一次提出是用于求解中子积分输运方程,随后它成功地应用于一维和二维光学薄系统的均匀,非均匀,单群和多群常数源问题和本征值问题。到目前为止,SK_N方法已经成功用于求解矩形,平几何,球几何,圆柱几何介质中的辐射输运问题。但是,SK_N方法也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对于平几何情况,当平板厚度比较小和散射系数比较大时,综合核方法采用[0,1]上的高斯求积组的误差比较大,以及采用[0,1]上的高斯求积组时,综合核方法在低阶时收敛比较慢等。在调研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推导了公式,编制了均匀、非均匀一维平几何、一维圆柱几何和二维圆柱几何的各向同性和线性各向异性散射的综合核(SK_N)方法程序以及相应的离散纵标(S_N)方法程序,计算了平几何和柱几何的辐射输运模型,并和文献资料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程序的正确性。然后,针对一维平几何的情况,采用数值方法分析了SK_N方法的计算误差和收敛性,并提出了新的求积组Set-E1、Set-E2、Set-E3和误差修正方法来提高SK_N方法的精度。对辐射能量的各向同性部分采用Set-E1、线性各向异性部分采用Set-E2,对辐射热流的各向同性部分采用Set-E2、各向异性部分采用Set-E3,并对各向同性的小厚度平板进行了全域误差修正、大厚度的平板进行了分段误差修正,计算了各向同性和线性各向异性散射均匀和非均匀平板介质中的几个辐射输运基准问题,并与精确解进行了比较。说明采用新的求积组并通过误差修正,SK_N方法在低阶时就得到了很高精度的结果。本文分为五章,在介绍了选题背景和研究目标之后,给出一般形式的辐射输运方程,并推导了积分辐射输运方程;第三章推导了几种形式的SK_N方程,提出了新的求积组,并分析了综合核方法的误差和收敛性;第四章给出了SK_N方法的改进方法,并给出了几个基准问题的结果,可以看出综合核方法在低阶时就得到了很高精度的结果;第五章给出了结论和今后的工作方向。
其他文献
面对当代生态环境破坏的现实以及中国设计教育的尴尬现状,文章探讨了如何通过教育实践推动绿色设计人才培养,并提出高校要做到强调高校教师的责任感;重视绿色设计理论教学;加
随着核科学的迅速发展,辐射防护与辐射计量技术在涉核单位如核电站、涉核医疗设备、涉核科研单位中被越来越多的使用。其中γ射线的测量与防护工作在医学、科研、生产生活中
<正> 为了加强燃油锅炉的燃油管理,降低油耗,节约燃油,对油的正确计量就成了当务之急。1974年底华东电业管理局组成了油流量标定装置筹建组,着手装置系统设备的设计、安装和
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在能源上的需求越来越大,传统的能源供给在环境和经济性上有着难以避免的劣势。在这种背景下,新能源的发展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重视。
目的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和CD31标记的微血管密度(CD31-MVD)在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国的新闻媒介不同程度地走向了市场。在继续承担舆论引导功能的同时,传媒还必须应对严峻的市场压力,实现经济创收。市场经济带给传媒巨大的生机,同
在经济转轨时期,中国女性的劳动力供给表现出“非理性”现象:在劳动力市场的性别歧视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女性人力资本投资却不降反升。婚姻市场的教育匹配和分层趋势,说明女
长三角地区纺织服装业发展的成功在于从宏观上遵循了比较优势战略,而在国际产业分工中占据价值链低端,过分依赖廉价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又使其落入"比较优势陷阱"。从积极意义上
钢铁工业作为基础原材料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中国钢产量超过1亿吨,跃居世界第一。但中国并非钢铁强国,在技术装备水平、产品品种质量、劳动生产率
攀钢高炉渣由于含24%左右的TiO2,极大地限制了它在胶凝材料中的应用,已成为在制约攀钢生产的“瓶颈”。本文系统地研究了攀钢高炉渣微粉的特性、及其在高性能混凝土中应用技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