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实验选用1g微球形爆炸源距犬面部不同距离引爆致伤,记录致伤瞬间不同层次组织压力,下颌骨、颅骨水平冲击加速度。下颌骨、颞骨应变值,研究颌面部爆炸伤时颌颅响应的生物力学特性;并选用0.1g微球形爆炸源距兔面部不同距离引爆致伤,建立兔新型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分别于伤后6h、3d、7d观察伤情,同时于伤区外0.5cm、1.0cm取下颌骨标本行HE、改良三色法染色、墨汁灌注制作骨磨片观察下颌骨的病理变化及微循环变化。并分别于伤后即刻、6h、1d,切取致伤侧颞颌关节盘、髁状突行光镜、透射电镜、扫描电镜观察关节盘病理变化、超微结构变化及关节盘、髁状突表面超微结构变化。 结果显示:实验建立的颌面部爆炸伤动物模型重复性、稳定性好,接近战时爆炸损伤;颌面部爆炸伤时爆炸冲击波在生物体内传播时存在衰减特性,但其明确的衰减规律,尚需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下颌骨致伤后6h伤区骨断端骨组织无明显变化;伤后3d骨断端明显炎细胞浸润,末见明显骨坏死;伤后7d骨断端骨质不完全坏死,0.1cm外骨质结构基本正常,皮质骨及松质骨出现明显的修复活动。伤后即刻颞颌关节盘胶原纤维排列紊乱;伤后6h关节盘纤维水肿、局灶性溶解,软骨样细胞水肿甚至坏死;伤后1d关节盘纤维紊乱、溶解及软骨样细胞水肿、坏死更为明显。伤侧颞颌关节盘、髁状突表面均 第四军医大学硕L学位论文呈凝胶样物质破坏消失,凝胶样物质深面的胶原纤维暴露。 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创伤模型。颌面部爆炸伤时冲击波压力、颅颌骨冲击加速度变化是爆炸伤致伤能量变化的重要标志:颅颌骨应变是衡量颌面部骨组织局部变形及爆炸伤致伤效应的重要生物力学参数。爆炸伤伤日污染严重,但爆炸伤后下颌骨反应特性与普通骨折相似。颖颌关节能够起到很大的力学缓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减缓颅脑损伤;但颗颔关节间接损伤后可能导致多种关节疾病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