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安全、节能和环保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三大趋势。随着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形势的日益严峻,对汽车的节能减排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此背景下,汽车轻量化成为汽车技术重点研究的方向。实现汽车轻量化的三个主要途径是使用轻质材料,对车身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及采用先进加工工艺。在工艺方面,电磁成形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高速率成形方法之一,使用电磁成形工艺对铝合金进行成形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管件在常温下的成形极限并且能够减小回弹。在进行电磁胀形管件吸能特性的研究时,需要考虑电磁胀形加工过程的影响。本文通过准静态轴向压溃试验研究了电磁胀形后管件的吸能特性,试验表明相同质量的管件在电磁胀形后吸能特性会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电磁胀形引起了管件几何形状和加工硬化程度的变化。本文建立了电磁胀形管件轴向压溃有限元模型,即基于材料本构参数计算反求的电磁胀形管件的有限元模型和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电磁胀形管件的有限元模型。考虑到电磁自由胀形后管件几何形状和加工硬化程度沿轴向分布不均匀,在有限元建模过程中对管件的截面进行分区并对各个区域进行显微压痕试验,然后使用材料本构参数计算反求的方法来获取各区域的材料参数。建模过程中,将反求得到的材料参数作为电磁胀形管件轴向压溃有限元模型的输入。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仿真得到的管件的力-位移曲线及变形模式与管件准静态轴向压溃试验得到的结果能较好的吻合。基于多物理场耦合的电磁胀形管件的有限元模型在建立过程中,考虑了电磁胀形加工过程对吸能特性的影响,即把电磁胀形仿真后的加工硬化、厚度减薄和残余应变信息作为轴向碰撞仿真的初始状态。结果表明,仿真得到的结果和轴向压溃试验的结果能够较好的吻合。进而建立了带约束模具的管件电磁胀形的多物理场耦合有限元模型,主要考虑了不同尺寸的方形截面模具和圆形截面模具对管件吸能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带约束的电磁胀形管件的总吸能均会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