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马斯·品钦是美国文坛最主要的后现代作家之一。他的大部分作品都运用熵来观照现实世界。
本文以《拍卖第四十九批》为例,以文本分析为基本方法,介绍了品钦的文学贡献以及他是如何运用熵来揭示、剖析、思考、讽刺现实世界的弊端和症结,进而探讨了熵对人类存在、命运和结局的影响及其隐含意义,并分析了品钦对于美国后现代社会的诊断。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引言部分概略介绍了品钦的一些背景、经历、代表作及其文学地位。
第二章简要解释了熵的科学定义及其隐含意义,分析了熵运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理论、社会和文学背景以及它对人类社会问题的认知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品钦是如何将熵运用到文学作品中及熵在其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通过对品钦的代表作《拍卖第四十九批》的文本分析,把主人翁及其他悲剧人物的熵化命运、边缘化的地下组织对抗社会机制及人物命运的不确定性等几方面作为切入点,来揭示品钦所描绘的人类社会可能会走向“热寂”的悲剧。
第四章指出社会走向无秩序是必然的规律,人与人之间无法相互交流。交流的无效和人们心灵的疏远是后现代社会的熵化现象。熵化的社会折射了人类的后现代生存困境。
最后论文结论指出品钦是一位深刻的批评家,他认为熵现象是人类现实社会的弊病。他借熵定律来隐喻人类社会必然从有序走向无序、从秩序走向混乱的黑暗前景。在这个异化和孤独的熵化世界里,人与人之间无法相互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