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现代工程规模日益扩大,在工程管理中所包含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加,在运用经典的CPM/PERT网络计划技术对工程实施管理、控制和预测时,不再能满足人们对工程精确管理、跟踪控制和准确预测的需要。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对经典的CPM/PERT网络计划在实践中的应用作了如下几方面的探讨和改进:工序间的关系:在实际网络计划中,工序间的关系不只逻辑组织关系和资源制约关系,还在并行和串接工序间存在有其它依赖性和相关性等关系,例如因环境因素引起的工序间相关性和因并行操作引起的依赖性等,这些关系甚至在一定环境下将对整个网络计划安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起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在对引起工序间产生相关性、依赖性等关系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将他们进行了归类总结;并对工程实践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两类依赖关系(并行依赖关系和特殊限定依赖关系)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它们的作用机理,用数学化公式定量描述了这些关系,建立了考虑这两类依赖关系的改进网络计划模型。最后,用Visual C++高级语言开发了相应计算程序。资源优化与动态管理:网络系统在随时间推进的过程中,不断地同周围环境进行信息交换并受之干扰,加之网络系统内部各工序间的相互影响和制约,使得工序在执行时间、执行次序、所需资源量上,甚至是工序本身发生变化都是经常的,整个网络的不稳定性是绝对的。文中从资源优化调整时段的选择、工序调整顺序排定的原则、工序可调整量的计算和资源优化的动态管理等四个方面对资源优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给出了进行资源优化(工期固定-资源均衡和资源有限-工期最短)的具体操作步骤;并对单资源的网络计划优化工作,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工程工期拖延索赔:工程工期拖延在工程实践中普遍存在,但由于其影响因素多、牵涉面广,使得界定相关各方责任已成为建筑行业中大量诉讼案件和争议的焦点。文中采用比较原计划网络计划与实际执行网络计划的方法,提出了工期拖延责任分摊模型,它可把工期拖延的责任分摊到每个相关责任工序,然后针对具体工序再分析业主和承包商双方各自应承担的责任。整个模型的分析计算过程建立在一系列公式的基础上,可操作性强,易于编制程序实现。通过一个例子说明了模型的操作运用过程,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具体分析。通过将考虑工序间依赖关系的网络计划模型,应用于公伯峡面板堆石坝填筑施工工程实践中,演示了模型的应用过程,同时通过结合工程实例的分析,使我们认识到:认识并管理工序间的依赖关系,利用它的有利影响,避免或减少它的不利作用,将可以有效的提前项目工期或者减少工序间的干扰;在制定网络计划时全面考虑工序间的依赖关系,并把它有效的反映到网络计划中,是保证制定的网络计划在工程实践中合理可行的基础,是确保制定的网络计划对实践发挥指导作用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