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权利。“住有所居”既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住房问题是工业化、城市化的产物。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人均占有土地资源少,住房问题尤为凸显。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长期实行的是国家或单位所有、实物形式分配、低租金近乎无偿使用的城镇住房制度。20世纪80年代,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在一些试点城市展开。90年代初,改革扩大到全国范围,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城镇住房新制度。1998年,中国全面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彻底告别了住房分配福利化时代,成为探索具有中国特色城镇住房制度的新起点。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回顾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历程,系统总结期间取得的成就和历史经验,指出改革存在的问题,对继续深化改革提出政策建议。全文共分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这一章首先阐述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包括理论意义、现实意义和学术价值,并在对相关研究进行评述的基础上,说明了本文研究的创新之处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20世纪90年代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背景。这一章主要阐述了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城镇居民住房的总体状况,指出了当时中国城镇住房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住房制度改革难以全面展开的原因。第三章: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历程。这一章主要是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历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将整个改革的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分析了每一阶段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进展。第四章: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新挑战。这一章概括了历经20多年的城镇住房制度改革所取得的成就,分析了住房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第五章: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历史经验。这一章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取得的主要经验,即坚持住房改革的商品化、社会化方向,坚持政府主导下的渐进性改革,坚持综合运用市场和宏观调控的双重手段,坚持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观念。作者认为只有坚持这些历史经验,不断深化改革,才能真正解决好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