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沥青基碳材料制备锂离子电池硅碳负极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yunyang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规模化储能及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需要锂离子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传统的石墨类负极材料比容量低(372 mAh g-1)限制了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硅基材料比容量高(3600 mAh g-1)、储量丰富且嵌锂电压低,被认为是商业化前景最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硅基材料在循环过程中体积膨胀剧烈且导电性较差,这会导致电极结构遭到破坏从而造成其循环性能的迅速衰减。碳材料结构稳定、导电性好,将硅与碳材料复合可有效改善硅负极性能。煤沥青来源广泛、成本低廉、炭收率高是优质的碳材料前驱体,将煤沥青基碳材料应用在储能领域可以实现煤沥青的高附加值利用。本文以煤沥青基碳材料为碳源制备硅碳复合材料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以煤沥青基软炭、纳米硅粉和壳聚糖为原料,通过机械球磨、热解过程制备了硅/碳复合材料。在球磨产生的机械力的作用下,软炭片层包覆在硅纳米颗粒表面缓解其体积膨胀并提高复合材料的导电性。壳聚糖衍生碳分散在复合材料体相中,紧密地连接硅纳米颗粒和软炭片层,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结构稳定性。此外,加入壳聚糖之后,复合材料的比表面积减小而首次库伦效率增加。Si/MSC和Si/MSC900/Ch-4的首次库伦效率分别为63.68%和70.57%。随壳聚糖加入量增加,复合材料的平均碳层间距及无定形程度增加。改变制备软炭时煤沥青的炭化温度也会影响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及电化学性能。随煤沥青炭化温度的升高,复合材料的石墨化趋势上升、无定形程度下降。当软炭与壳聚糖质量比为4:1,煤沥青的炭化温度为900℃时,Si/MSC900/Ch-4具有最优异的储锂性能。当电流密度为0.1 A g-1时,其首次可逆比容量为690.6 mAh g-1。即使在5 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其比容量仍然高达410 mAh g-1。在1 A g-1的电流密度下经过200次循环,其比容量保持为386 mA h g-1。以煤沥青、硅纳米颗粒及聚丙烯腈(PAN)为原料,利用液相固化、高温热解过程制备硅碳复合材料。碳材料对硅纳米颗粒能够起到隔离作用阻碍硅纳米颗粒的团聚,有效缓解硅的体积膨胀问题。煤沥青衍生碳石墨化程度高、导电性好能够促进电子的快速运输,聚丙烯腈的加入能够阻碍炭化过程中煤沥青的石墨化趋势使复合材料的平均碳层间距及无定形程度增加,促进锂离子的的快速迁移。Si/C/PAN-X系列复合材料展现了优异的倍率及循环性能。在电流密度为2 A g-1和5 A g-1时,Si/C/PAN-2的比容量分别可以达到466.7 mAh g-1和392.6 mAh g-1。1 A g-1的电流密度下循环100圈后,Si/C/PAN-1的比容量可以达到423 mAh g-1,容量保持率为81%。
其他文献
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耗时巨大,其中又以求解大型稀疏方程组耗时最多,可达80%以上。因此提升求解大型稀疏方程组的求解效率,是解决弹塑性动力时程分析耗时巨大问题的有效途径。
水环境中存在的苯并咪唑类农残污染物严重影响了水质,给人类及其他动物健康带来威胁,高灵敏检测农残物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将粗糙金属作基底,可以
葡萄霜霉病是葡萄中最严重的真菌病害之一,严重影响着世界各地的葡萄生产。病程相关蛋白(Pathogenesis-related protein,PR)在植物抗病性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关于其在葡萄
核能产业具有高效、低碳、环保等一系列优势。由于其诸多优点,近年来核电能源占中国乃至世界电能的比重逐渐升高,据统计2019年中国核电总发电量为3481.31亿千瓦时,约占全国所
航母是大国重器,舰载机架次出动能力是影响航母战斗力的关键因素,而该能力直接决定于航母的舰载机航空保障能力。本文重点研究了舰载机航空保障资源调度问题以及影响因素分析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是一种杆状的革兰氏阳性菌,其产生的伴胞晶体蛋白对鳞翅目、鞘翅目、膜翅目和双翅目等昆虫具毒杀活性,Bt制剂是目前应用最为成功
电力是社会发展生产的动力,更是人民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基础,因地震灾害频发,“地震韧性城乡”理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虽然国外对于电力系统的韧性已经开始研究,并取得一定成果
沙丁鱼(Sardina pilchardus)与圆沙丁鱼(Sardinella aurita)为毛里塔尼亚专属经济区主要渔获物之一。由于其巨大的资源量以及作为大西洋中上层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物种,研究毛里塔尼
七叶树(Aesculus chinensis Bge.)又被称为娑罗树,为七叶树科七叶树属落叶乔木,在中国分布广泛。七叶皂苷作为中药娑罗子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脑出血、脑水肿、呼吸系统疾病等。七叶皂苷是七叶树三萜类合成途径中十分重要的代谢产物,由原七叶皂苷元经多步糖基化和酰基化而形成,后期的修饰直接关联到该化合物的药用活性。特别是酰基转移酶参与的酰基化修饰,催化激活的酰基由供
目的:初步探索低频脉冲超声(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人牙周膜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cells,hPDLCs)凋亡与自噬的影响,其分子机制是否与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有关。方法:1.应用组织块酶消化法分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