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哲人说过,秉信信仰我们就能超越所有困难。然而,承载着已经远去的20世纪的沧海桑田,在新千年的历史纵深面前,我们却不得不面对一个充满悖论的现代社会,一方面,现代化为人类的物质生产、精神文化和科学技术带来了无与伦比的发展;另一方面,人类遇到了与自我生存相关的深层困境,人们纷纷拜倒到神的脚下。20世纪70年代,我国出现“宗教热”的现象,对宗教问题的研究走到学术台前,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重要的时代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产生了深刻剧烈的变革,经济成分和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把习惯了“人的依赖”的中国人抛向了剧烈变革的浪潮中,成为了孤独的个体,没有了精神寄托和依靠,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宗教的怀抱,更有人“吸食”邪教这一精神鸦片,宗教出现复兴杂乱之象。哪里有宗教,哪里就有关于宗教的思考,面对“宗教热”这种局面,我们首先要回答的就是为何会产生。当前,“宗教热”的根源不再天上而在地上,应从现实社会中去寻找答案。中国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经济、文化、政治都在变化,导致人们在短时期内的不适应和不理解,而且在变革的时候不可避免的触碰到了许多人的利益,引发社会性的阵痛,导致本就孤独的个体产生信仰寄托,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上的紊乱。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不能以偏概全。所以更要冷静的对“宗教热”做出评述,正确认识当代中国“宗教热”的利与弊,就是要发挥宗教的积极影响和作用,警惕宗教可能带来的种种消极现象。本文立足于当代中国出现的“宗教热"现象,不但以正统宗教为研究对象而且还把民间宗教、邪教纳入了研究范围,极大的拓宽了研究范围,并密切联系这股热潮在我国的多样表现,运用马克思唯物辩证法分析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利弊影响,并给出对策建议。使对当代中国“宗教热”的研究兼具理论和现实两个向度并对社会剧变中的中国出现的“宗教热”现象给出以科学分析为基础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