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美国文学史上一部反响巨大的以女性主义为题材的小说,《紫色》最先描述了关于非裔美国妇女在遭受来自社会和家庭压迫背景下的成长历程。小说不仅揭露了施加于黑人妇女身上的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也同样描述了那些被压迫的妇女们是如何从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本文首先致力于对这种双重压迫作出分析,阐述她们是如何联合起来与这些压迫做抗争并最终实现精神与身体的双重独立。其次,沃克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聚焦于黑人妇女如何在获得经济独立的同时实现与男性和谐相处的问题。在作者看来,男女之间应是平等和谐相处,这不仅需要男人具有自觉的意识,必要时女性也要采取非常措施来保护自己,维护自身权益。同时,本文对主人公茜莉与莎格·阿维里之间特殊的异性恋情作出分析,旨在应用女同性恋女权主义理论对文本进行解读,这种理论对生理性别和社会性别的非常态化呈现,拓宽了小说的主题,丰富了其表现手段,并且表明女同性恋女性主义的出现是自然而然且不可避免的,它是促使黑人妇女共同联合起来实现自身价值与最终梦想的一个有利工具,黑人妇女的共同联合使她们最终找到了生活中缺失已久的爱,并实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蜕变与新生。论文同时还表明种族和性别歧视是滋生黑人女同性恋主义的温床,只要这些社会弊病不清除,黑人女同性恋主义就还会在美国社会继续存在下去。 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首先阐述文章的研究背景、作者及作品;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前人对这部作品所作出的研究成果以及本论文的结构与创新点之所在。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采用不同的理论方法对这部小说所作出的理解便各有千秋,甚至大不相同;三、四章引出本论文的理论依据并分析女同性恋女权主义出现的成因及在《紫色》中的具体表现,从作品中的人物关系推理出艾丽丝·沃克所独有的女同性恋女权主义思想;第五章通过分析黑人女同性恋女权主义在《紫色》中所体现出的作用与意义,揭示出其对女性自身发展变化所产生的深刻影响;最后一章结论部分强调:通过同性相恋相怜思想,女主人公们均打破了强加在自己身上的桎梏与枷锁并最终实现身份的独立与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时还表明女同性恋女权主义的出现是自然而然、合情合理的,它们会随着社会压迫与种族歧视的存在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