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磷脂综合征临床队列建立及生物标志物研究

来源 :北京协和医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是一种非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上以动脉、静脉血栓形成、病态妊娠(妊娠早期流产和中晚期死胎)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伴中、高滴度APLs阳性。目前,尚无已证实的明确有效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案,并且尚无公认标准化的血栓风险评估体系,反复血栓事件致多个靶器官损害仍然是APS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而既往我国对于APS患者均为横断面研究,尚无建立回顾性或前瞻性的临床队列研究,对APS的预后也知之较少。目的:建立抗磷脂综合征回顾性临床队列,对既往10年内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APS患者入组,通过横断面研究,对基线特征进行描述,探究APS患者既往血栓相关危险因素。并通过随访评估终点事件(包括死亡、血栓复发),得出Kaplan-Meier生存曲线,将血栓未复发和再次复发的患者进行比较,寻找血栓复发的高危因素。建立起抗磷脂综合征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抗体谱的诊断效能、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检索2005-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APS患者并收录自2015年11月起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就诊或入院的APS患者,查阅病案,收录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对于所研究人群,收集其诊断时点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既往个人家族史、疾病病程、病情评估、实验室检验/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内容。以其出院时点作为基线时间,留取血样,电话随访这些APS患者,确定预后并对APS患者的转归进行分析:包括死亡、血栓再发。结果:1、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159例患者,其中无血栓复发的患者125例,血栓复发患者25例,死亡患者16例。确诊年龄为36.5±14.9岁,男性患者50例。继发性APS患者共76例(47.8%),其中SLE患者73例,RA患者2例,pSS患者1例。既往有血栓的患者共118例(74.2%),其中静脉血栓的患者74例,动脉血栓患者66例,22例患者同时出现静脉和动脉血栓。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92例(57.9%),抗p2-糖蛋白I抗体阳性患者81例(50.9%),狼疮抗凝物阳性患者116例(73.0%)。双抗体阳性1患者93例(58.5%),三抗体阳性2患者47例(29.6%)。血小板降低(PLT<100x109/L)的患者70例(44.0%),ANA呈阳性的患者96例(60.4%),C3降低(C3<0.73g/L)的患者58例(36.5%),C4降低(C4<0.1g/L)的患者50例(31.5%),IgG升高(IgG>17g/L)的患者26例(16.4%),血沉升高(ESR>20mm/h)的患者80例(50.3%),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hsCRP>3mg/L)的患者69例(43.4%)。抗凝的患者114例(71.7%),应用羟氯喹的患者84例(52.8%)。使用激素的患者115例(72.3%)。性别为男性(OR 1.964,p=0.051)、以APS患者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16例患者的死亡原因分别是:血栓复发8例,感染3例,肺间质病1例,肾衰竭1例,其他及不明原因3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92.5%,3年生存率为90.6%,5年生存率为89.9%。以APS患者全因不稳定状态(死亡或血栓再发)为终点的事件,1年稳定率(未发生不稳定事件的比例)为86.3%,3年稳定率为82.5%,5年稳定率为81.9%。以患者归因不稳定状态(血栓再发,可包括由血栓再发导致的死亡)为终点的事件,1年稳定率(未发生血栓再发的比例)为91.2%,3年稳定率为87.4%,5年稳定率为84.9%。在血栓性的抗磷脂综合征患者中,原发性APS中男性患者的占比90.9%,继发性占比31.0%,既往静脉血栓的患病率PAPS:SAPS=1.7:1,既往动脉血栓SAPS:PAPS= 1.9:1;三抗体阳性的患者在原发性APS患者中的比例为14.3%,继发性APS患者为34.5%;ANA阳性、C3降低、C4降低、IgG升高、高血压的患者在继发性APS患者中出现的比例较高。2、前瞻性队列研究目前已纳入APS患者67例。在抗体谱与APS患者动脉血栓事件相关性研究中,得到aCL-IgG阳性(OR=5.053,p=0.135)、临床aCL阳性(OR=3.070,p=0.305)和β2GP1-IgG阳性(OR=1.005,p=0.056)有成为动脉血栓事件危险因素的趋势。这个结果与抗体谱ROC曲线结果类似,aCLIgG阳性(AUC=0.682,p=0.042)、临床aCL(AUC=0.687,p=0.037)阳性、β2GP1-IgG(AUC=0.660, p=0.074)。总aCL与aCL-IgM(ρ=0.816, p=0.000)、 β2GPI-IgM与aCL-IgM(ρ=0.953,p=0.000)、β32GPI-IgG与aCL-IgG(ρ=0.968,p=0.000)的相关性非常高。(32GP1-IgG在APS诊断中的准确性最高(AUC=0.908,P<0.05),其次是总aCL (AUC=0.904, P<0.05),最差是β2GP1-IgA (AUC=0.667, P<0.05)。根据ROC曲线,得出总aCL的灵敏度(86.6%)和特异度(95.9%)较其他抗体谱为优。总aCL和β2GP1-IgG在APS患者中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6.6%和82.1%。β2GP1-IgA的阳性率最低,为40.3%。结论:男性、PAPS是APS患者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CTD是APS患者动脉血栓的高危因素。PLT降低是AP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接受抗凝治疗与APS预后良好相关。原发性APS与结缔组织病相关APS在血栓事件临床特点方面无显著差异。既往动、静脉血栓是APS患者血栓再发的高危因素。总aCL是本研究中诊断APS效能、敏感度、特异度最好的指标。
其他文献
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区就开展了广泛的封山育林、营造防护林等群众性植树造林活动,制定实施了“保护牧场、禁止开荒”政策,提倡划区移场放牧、封滩育草,我区的草原建设也开始
课堂教学仍是高校教育的主要渠道和环节,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并决定着高校的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水平。科学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是保证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
关于古典诗文能否今译,历来聚讼纷纭。究其原因,在于各自对今译理解立场的差异。恰是这种差异性,导致了20世纪古典诗文今译局面的芳秽并存。而留芳去秽的最终,则是对古典诗文
胰头部包括下部胆管与十二指肠,从胚胎发生学和解剖学来看关系密切,行胰头切除时合并十二指肠切除曾被认为是不可避免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及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2型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疾病,遗传因素在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实验室前期研究将中国汉族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定位于若干染色体区域,并从中筛查到6个可能的易感基因:protein kinas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设备与维修工程分会第七届委员会自2008年12月成立以来,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的领导下,在全体委员、各学术(专业)委员会委员、广大会员的共同努力下,在省市区和
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设备。除了手机传统的通信功能外,智能手机的飞速发展已经使手机变成了一部便捷的个人电脑。人们使用手机的频率越来越高,对于手机的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