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抗磷脂综合征(antiphospholipid syndrome, APS)是一种非炎症性自身免疫病,临床上以动脉、静脉血栓形成、病态妊娠(妊娠早期流产和中晚期死胎)和血小板减少等症状为主要表现,伴中、高滴度APLs阳性。目前,尚无已证实的明确有效针对病因的治疗方案,并且尚无公认标准化的血栓风险评估体系,反复血栓事件致多个靶器官损害仍然是APS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而既往我国对于APS患者均为横断面研究,尚无建立回顾性或前瞻性的临床队列研究,对APS的预后也知之较少。目的:建立抗磷脂综合征回顾性临床队列,对既往10年内在北京协和医院就诊的APS患者入组,通过横断面研究,对基线特征进行描述,探究APS患者既往血栓相关危险因素。并通过随访评估终点事件(包括死亡、血栓复发),得出Kaplan-Meier生存曲线,将血栓未复发和再次复发的患者进行比较,寻找血栓复发的高危因素。建立起抗磷脂综合征前瞻性临床队列,研究抗体谱的诊断效能、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检索2005-2015年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的APS患者并收录自2015年11月起在北京协和医院门诊就诊或入院的APS患者,查阅病案,收录患者相关临床信息。对于所研究人群,收集其诊断时点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资料、既往个人家族史、疾病病程、病情评估、实验室检验/检查结果、治疗方案等内容。以其出院时点作为基线时间,留取血样,电话随访这些APS患者,确定预后并对APS患者的转归进行分析:包括死亡、血栓再发。结果:1、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159例患者,其中无血栓复发的患者125例,血栓复发患者25例,死亡患者16例。确诊年龄为36.5±14.9岁,男性患者50例。继发性APS患者共76例(47.8%),其中SLE患者73例,RA患者2例,pSS患者1例。既往有血栓的患者共118例(74.2%),其中静脉血栓的患者74例,动脉血栓患者66例,22例患者同时出现静脉和动脉血栓。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患者92例(57.9%),抗p2-糖蛋白I抗体阳性患者81例(50.9%),狼疮抗凝物阳性患者116例(73.0%)。双抗体阳性1患者93例(58.5%),三抗体阳性2患者47例(29.6%)。血小板降低(PLT<100x109/L)的患者70例(44.0%),ANA呈阳性的患者96例(60.4%),C3降低(C3<0.73g/L)的患者58例(36.5%),C4降低(C4<0.1g/L)的患者50例(31.5%),IgG升高(IgG>17g/L)的患者26例(16.4%),血沉升高(ESR>20mm/h)的患者80例(50.3%),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hsCRP>3mg/L)的患者69例(43.4%)。抗凝的患者114例(71.7%),应用羟氯喹的患者84例(52.8%)。使用激素的患者115例(72.3%)。性别为男性(OR 1.964,p=0.051)、以APS患者全因死亡为终点事件,16例患者的死亡原因分别是:血栓复发8例,感染3例,肺间质病1例,肾衰竭1例,其他及不明原因3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92.5%,3年生存率为90.6%,5年生存率为89.9%。以APS患者全因不稳定状态(死亡或血栓再发)为终点的事件,1年稳定率(未发生不稳定事件的比例)为86.3%,3年稳定率为82.5%,5年稳定率为81.9%。以患者归因不稳定状态(血栓再发,可包括由血栓再发导致的死亡)为终点的事件,1年稳定率(未发生血栓再发的比例)为91.2%,3年稳定率为87.4%,5年稳定率为84.9%。在血栓性的抗磷脂综合征患者中,原发性APS中男性患者的占比90.9%,继发性占比31.0%,既往静脉血栓的患病率PAPS:SAPS=1.7:1,既往动脉血栓SAPS:PAPS= 1.9:1;三抗体阳性的患者在原发性APS患者中的比例为14.3%,继发性APS患者为34.5%;ANA阳性、C3降低、C4降低、IgG升高、高血压的患者在继发性APS患者中出现的比例较高。2、前瞻性队列研究目前已纳入APS患者67例。在抗体谱与APS患者动脉血栓事件相关性研究中,得到aCL-IgG阳性(OR=5.053,p=0.135)、临床aCL阳性(OR=3.070,p=0.305)和β2GP1-IgG阳性(OR=1.005,p=0.056)有成为动脉血栓事件危险因素的趋势。这个结果与抗体谱ROC曲线结果类似,aCLIgG阳性(AUC=0.682,p=0.042)、临床aCL(AUC=0.687,p=0.037)阳性、β2GP1-IgG(AUC=0.660, p=0.074)。总aCL与aCL-IgM(ρ=0.816, p=0.000)、 β2GPI-IgM与aCL-IgM(ρ=0.953,p=0.000)、β32GPI-IgG与aCL-IgG(ρ=0.968,p=0.000)的相关性非常高。(32GP1-IgG在APS诊断中的准确性最高(AUC=0.908,P<0.05),其次是总aCL (AUC=0.904, P<0.05),最差是β2GP1-IgA (AUC=0.667, P<0.05)。根据ROC曲线,得出总aCL的灵敏度(86.6%)和特异度(95.9%)较其他抗体谱为优。总aCL和β2GP1-IgG在APS患者中的阳性率最高,分别为86.6%和82.1%。β2GP1-IgA的阳性率最低,为40.3%。结论:男性、PAPS是APS患者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CTD是APS患者动脉血栓的高危因素。PLT降低是AP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接受抗凝治疗与APS预后良好相关。原发性APS与结缔组织病相关APS在血栓事件临床特点方面无显著差异。既往动、静脉血栓是APS患者血栓再发的高危因素。总aCL是本研究中诊断APS效能、敏感度、特异度最好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