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持续的发展,物流产业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产业发展进程中较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已成为各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战略资源。因此对物流产业统计核算和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及现实必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本论文以我国物流产业为研究对象,探讨该产业的统计核算体系、统计指标的设置及核算方法的确立和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识别、评价问题。对该课题的研究有助于加深我国物流产业理论的发展,为政府部门在宏观政策、产业政策的制定上提供量化依据,这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改革实践问题。同时对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的识别、评价研究,也促使我们在与国际物流产业比较寻找差距的同时,可以进一步从产业内部控制、改善影响国际竞争力发展的因素入手,找出问题所在,为物流产业及相关企业等制定战略规划、决策方案服务,其最终目标是提升我国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本文共分九章,第一章引言、第二章物流产业统计核算相关理论综述、第三章是中国物流产业发展及对物流统计核算的需求分析、第四章中国物流产业统计核算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第五章国际竞争力的来源及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评述、第六章中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与形成机制分析、第七章中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识别的实证分析、第八章中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第九章结论与展望。
本文主要采用了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理论研究方面主要运用了国民经济核算理论、国际竞争力理论。在实证研究方面主要选用了计量统计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
本文经研究分析得出主要结论如下:
1.本研究在调研访谈的基础上,通过对文献分析认为:目前我国已将现代物流培育为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2.本研究提出了:中国物流产业统计核算指标体系应由七项基本指标组成。具体为:物流企业增加值、营业利润、固定资产原值、期末从业人数、非物流企业的物流成本、流动资金占压利息、单位产品的物流成本等。
物流统计指标中的重要指标是物流产业增加值和物流总成本。其数据的获取,本研究是通过投入产出表,利用投入产出表作为数据推算的工具,依此推算出物流产业增加值和物流总成本。
本研究通过案例分析,以天津市为例,用本文构建的物流产业统计核算指标体系对天津市物流产业进行测算,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3.本研究从物流产业发展的角度出发,在现有文献基础上提出了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生成模型的分析框架。论文结合物流产业的结构特征和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生成模型,并在该国际竞争力生成分析框架的指导下,首先对影响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关键因素进行了识别。其次,在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识别的基础上,通过对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逐步深入地分析和刻画了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数量特征。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实证分析,识别出物流产业8个关键国际竞争力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包含36个国际竞争力变量。
本研究运用基于粗糙集理论定权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关键影响因素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中国目前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稳定性差。由此,物流产业总体国际竞争力水平的波动性、国际竞争力后果表现及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生成组合共同刻画了现阶段中国物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特征。
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本文构建了中国物流产业统计核算体系、提出了重要统计指标的核算法,填补了该领域的研究空白。
2.本文提出了中国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的分析框架,通过实证研究,识别出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关键影响因素。
3.本文构建了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定义了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综合评价指数,并计算出了物流产业各国际竞争力关键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指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了基于粗糙集理论定权的影响物流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