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类固醇药物是仅次于抗生素的第二大类药物,在过敏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避孕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雄二烯二酮(ADD)是类固醇激素药物合成的重要前体,其可由微生物分枝杆菌转化植物甾醇获得。目前,虽然已有研究者采用代谢途径改造的手段提高分枝杆菌生产ADD的能力,但仍然存在底物转化率和产物得率均较低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底物溶解度较低,细胞对甾醇的摄取能力不强,以及菌株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固醇药物是仅次于抗生素的第二大类药物,在过敏性疾病、风湿性关节炎、避孕等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市场。雄二烯二酮(ADD)是类固醇激素药物合成的重要前体,其可由微生物分枝杆菌转化植物甾醇获得。目前,虽然已有研究者采用代谢途径改造的手段提高分枝杆菌生产ADD的能力,但仍然存在底物转化率和产物得率均较低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可能是底物溶解度较低,细胞对甾醇的摄取能力不强,以及菌株代谢工程改造与调控仍不够有效。因此,本论文筛选了分枝杆菌内源性表达元件,敲除与细胞细胞壁合成有关的β-酮酰基酰基载体蛋白合酶基因并利用高强度表达元件对甾醇代谢相关基因进行单一增强表达和异源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探究影响菌株合成ADD能力的限制性因素。在此基础上,组合表达对ADD浓度提高较为显著的因素,构建高产重组菌株,并通过转化工艺的优化进一步提高重组菌株生产ADD的能力。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分枝杆菌内源性表达元件的筛选。根据分枝杆菌基因转录组水平数据,并结合启动子在线预测网站BDGP,筛选内源性表达元件。筛选出的分枝杆菌内源性表达元件进行特征序列分析以及强度表征,结果表明:获得的23个内源性表达元件皆具有细菌保守的-10区和-35区,其中有两个表达元件强度高于已报道的hsp60强表达元件,为分枝杆菌关键酶基因的表达调控提供了分子元件库。(2)分枝杆菌细胞壁合成关键酶β-酮酰基酰基载体蛋白合酶基因KasB的敲除。KasB基因与分枝杆菌的细胞壁合成有关,敲除KasB基因可提高细胞对底物植物甾醇的摄取速率。本研究利用传统敲除方法对新金分枝杆菌LY-2的KasB基因进行基因敲除,并对突变菌株进行生长及ADD生产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突变菌的生长状况并未受到影响,ADD的浓度也由3.51 g/L提高至4.25 g/L。(3)分枝杆菌中ADD合成限速关键酶的确定和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的异源表达。在新金分枝杆菌LY-2中,利用高强度表达元件分别对甾醇代谢关键酶基因胆固醇氧化酶(chom)、C27单加氧酶(smo)、羟酰基辅酶A脱氢酶(hsd4A)、3-甾酮-Δ1-脱氢酶(kstd)、丙酰辅酶A羧化酶(pcc)、prp操纵子的转录激活因子(prp R)和调节因子NADH脱氢酶的辅助因子(ndh)进行单一增强表达,探究新金分枝杆菌合成ADD的限速步骤。结果表明除了chom和smo外,其他关键酶基因和调节因子的增强表达均对ADD浓度的提升具有一定促进作用。其中hsd4A和pcc的增强表达显著提高了重组菌株生产ADD的浓度,分别为4.43 g/L和4.30 g/L,较原始菌株提高了26.21%和22.5%。在新金分枝杆菌LY-2中异源表达透明颤菌血红蛋白能够有效缓解分枝杆菌的溶解氧限制。当以10 g/L的植物甾醇作为底物时,vgb异源表达菌株的ADD浓度达到4.42 g/L。(4)高产ADD重组菌株的构建及工艺优化。为进一步提高ADD浓度,在新金分枝杆菌LY-2中单基因增强表达的基础上,构建hsd4A、pcc和vgb多基因组合表达质粒,并将其电转入敲除KasB基因的突变菌中,构建高产重组菌株LY-2-ΔKasB-hsd4A-pccvgb。植物甾醇转化结果表明,高产重组菌株的ADD浓度提高至4.97 g/L。以高产重组菌株LY-2-ΔKasB-hsd4A-pcc-vgb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培养基、助溶剂种类、甾醇与助溶剂的比例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新金分枝杆菌B发酵培养基中,ADD的浓度达5.46g/L;当在新金分枝杆菌B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与甾醇摩尔比为2的羟丙基-β-环糊精时,ADD的浓度高达6.4 g/L,且当底物投料量为15 g/L时,菌株的ADD浓度达9.7 g/L,是目前摇瓶上生产ADD的最高水平。
其他文献
牛乳营养价值高,但作为其主要碳水化合物的乳糖导致全球70%以上人群对乳制品产生乳糖不耐受。β-半乳糖苷酶被广泛应用于低乳糖乳制品的制备。其中米曲霉(Aspergillus oryzae)来源的β-半乳糖苷酶(LACA)被认定为具有食品安全性,且具备催化活力高、胞外分泌强的突出优势,但其最适pH偏酸性,导致其在牛奶等中性低乳糖乳制品中的加工效率低。本文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在毕赤酵母(Pichia pa
内源性终止子,又称作ρ因子非依赖型终止子,依赖其自身RNA序列折叠形成的二级结构终止基因转录的进程,是构建基因表达盒所必须的元件之一。内源性终止子的二级结构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由5-9 nt富含GC碱基的茎、3-5 nt的环组成的发卡结构,位于发卡结构下游的U-tract结构,以及发卡结构上游的A-tract结构。内源性终止子因为其作用机制简单、终止效率较高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基因表达调控中,在真核生
角蛋白酶是一种能特异性降解角蛋白底物的蛋白酶,在制革和化妆品行业已经展现优势。来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重组表达的角蛋白酶KerZ1在最适反应温度(60℃)下可以高效水解角蛋白底物,但在低于60℃的中低温环境下催化活性较低,难以满足皮革脱毛工艺和化妆品对于低温活性的需求。为此,本研究通过定向进化结合模拟计算提升了角蛋白酶KerZ1的低温催化活性,并对其mRNA的5’-U
中国仓鼠卵巢(Chinese hamster ovary,CHO)细胞是生物制药领域表达各种治疗性蛋白质和抗体的最广泛使用的表达系统。随机整合是传统的构建重组细胞株的方法,虽然该技术更为成熟、简便,但所构细胞的整合位点具有不确定性,容易导致高水平的克隆变异,且构建过程耗时长、成本高、构建效率低。通过位点特异性整合方法构建的表达细胞株具有可预测性,能有效降低克隆变异水平,缩短稳定重组表达细胞株的构建
可见光作为一种绿色、可持续的能源备受关注。可见光催化以光催化剂为载体,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驱动有机反应的进行。光催化的核心是光催化剂。与价格昂贵、毒性较大的金属光催化剂相比,有机光催化剂廉价易得、环境友好,是目前光催化研究的热点,因此开发结构新颖、光催化活性高、光稳定性强的有机光催化剂具有重要意义。鉴于醌类化合物良好的光敏性,本论文以苝醌类化合物尾孢菌素及蒽醌类衍生物芦荟大黄素作为光催化剂,实现了
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是强效的骨修复蛋白质类药物。但BMP-2在体内易降解失活、使用过程伴随一定副作用、价格高昂,尚难以在临床广泛使用。在人体内,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可通过分子链上的硫酸糖残基调控蛋白的储存、激活和释放。不过HS受其复杂化学结构的限制,尚难以应用。本论文受HS可通过结构差异动态调控B
肺动脉高压作为一种严重的肺部疾病,直到上世纪末才引起人们的重视,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硝苯地平、波生坦、赛乐西帕等十几种药物应用于临床。随着该疾病的严重性、快速进展以及有限的疗法选择,目前的药物已无法满足需求,迫切需要针对新的药理学靶点进行药物开发。已有研究表明当血管内皮细胞中的TRPV4-KCa2.3蛋白处于解耦联状态时,内皮细胞诱导的超极化因子减少,是导致高血压患者血管舒张机制受损的重要原因。课题
褐藻胶裂解酶(Alginate lyase)是海洋多糖资源开发利用的一种重要工具酶,可特异性裂解海洋多糖褐藻胶为非还原端不饱和型的褐藻胶寡糖(Alginate oligosaccharides,AOS)。AOS通过进一步衍生或修饰而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能源及食品等领域。目前,已从自然界中筛选到多个产褐藻胶裂解酶的菌株,但野生菌产酶量低、稳定性不高,且大部分酶具有对底物片段聚甘露糖醛酸(poly M
恶性肿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种疾病,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然而化疗过程中伴随出现的肿瘤耐药性是癌症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克服肿瘤耐药性,人们已经研究了很多治疗方法,例如通过抑制P-糖蛋白(P-gp)减少肿瘤细胞泵出药物,通过降低谷胱甘肽(GSH)水平扰乱肿瘤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状态等。但由于肿瘤细胞内复杂的微环境,单一的干扰方式难以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亟需开发针对肿瘤微环境的新
硫酸软骨素(Chondroitin sulfate,CS)是一种硫酸化的糖胺聚糖,参与软骨再生、炎症反应、神经系统发育和损伤修复等多种生物学功能。其糖链是由1,4-连接的N-乙酰-β-D-半乳糖胺(β-D-Gal NAc)和1,3-连接的β-D-葡萄糖醛酸(β-D-Glc A)重复二糖单元构成。糖链上硫酸基团的数量和位点对硫酸软骨素的生物活性起重要的调控作用,根据二糖重复单元上不同的硫酸化修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