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我国证券市场用了10年多的时间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历程.无论在市场容量、交易手段、监管规则,还是上市公司数量等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证券市场拥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证券市场的基石一一上市公司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崭露头角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上市公司在前进中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我国上市公司总体绩效欠佳,如果不能及时解决将成为影响我国证券市场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其原因与股权结构的特殊性以及由此决定的低效运作的公司治理有很大关系。本文在构建了一个理论框架的基础上,从多个视角出发,以我国的1300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其治理问题进行实证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本文在对公司治理结构的研究中,以委托——代理理论作为指导,通过对中国的公司治理结构问题的分析,提出衡量公司治理水平的综合指标,并且根据综合治理指标对样本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把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有机的结合起来。
本文首先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公司的市场价值帐面价值比对各种治理变量和控制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然后利用统计学的主元分析法,建立了公司治理水平综合指标模型,并且再次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公司的市场价值帐面价值比同综合指标和控制变量进行了回归分析。之后,按照样本中的各个公司的综合指标评分进行分组,对综合指标与公司的市场价值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进一步明确了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公司的治理水平之间的内在关系。文章的实证分析表明:公司的市场价值与其公司治理结构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公司更能得到投资者的认同,能够获得更高的市场价值。各种治理变量对公司的市场价值有着明显的影响。其中对公司市场价值具有正面影响的治理变量包括:公司外部董事的比例和第二大股东到第十大股东的股权集中程度。而对公司市场价值有负面影响的治理变量包括: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CEO是否兼任董事会主席或者副主席、是否同时在其它市场上市、是否拥有母公司、是否国家控股。其中是否国家控股是中国特有的治理机制变量。并且我们特别注意到,对于公司是否同时在其它市场上市这一因素,其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与我们的预计不符。而正是这种不符,进一步说明了中国公司治理、特别是信息披露存在着严重的问题。同时,实证分析还表明,中国的投资者也关注着公司的治理结构,并且愿意为此付出一定的溢价。
在最后部分,文章以实证分析的结果作为基础,联系中国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作出了一些政策建议,为中国公司治理的发展进步出计献策。
本文研究的突出之处在于:一、以委托——代理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实际对公司治理进行了分析;二、提出了衡量公司治理水平的综合治理指标;三、不再将分析局限于一点,而是对公司治理结构进行了全面、综合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