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红花(Flos Carthami)原名红蓝花,入药部分为其干燥花,祖国医学理论认为红花性味辛温,归心、肝经。具有活血痛经,散淤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跌扑损伤,疮疡肿痛。在历代医书和本草纲目上均有详细记载,是多种活血化淤方剂的君药。近年来广泛用于多种淤血阻滞,血行不畅之症,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以及气滞血淤所致的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本论文涉及的纤溶酶来源于一株地衣芽孢杆菌,是一种多组分蛋白水解酶,由于其具有强大得直接溶解纤维蛋白得活性,因而具有作为未来溶栓药物的良好前景。微生物有着非常强大的分解转化物质的能力,并能产生丰富的次生代谢产物,通过微生物的生长代谢和生命活动来炮制中药,可以比一般的物理或化学的炮制手段更大幅度地改变药性,提高疗效,降低毒副作用,扩大适应症。本项研究所利用的微生物为一株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C2—13,它不汉生长快、营养要求简单,而且还能产生较强活性的纤溶酶和许多有利于中药发酵炮制的酶,如:蛋白酶、糖苷水解酶、淀粉酶、脂肪酶等。 本项研究利用中药红花与C2—13共发酵,其主要内容包括: Ⅰ 地衣芽孢杆菌C2—13的鉴定以及发酵条件优化 Ⅱ 红花对地衣芽孢朴菌生长和代谢的影响的研究 Ⅲ 地衣芽孢杆菌对红花发酵炮制的研究IV发酵机理的初步研究 本项研究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CZ一13分离自成都市屠字场的污水中,以纤溶酶活为指标,利用全面反馈优化实验技术对其发酵培养基成分和发酵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是:蔗搪2.0%,酵母浸膏0.6%,KHZPO40.8%,CaC12O.1%,MgSO4C12O.5%,玉米粉0.5%初始pH10.O,接种量1.5%,装量109石,39oC,180一ZOOrpm培养36h。 11将CZ一13与不同浓度的红花共同培养,生长曲线法衡量红花对CZ一13生长的影响,以纤溶酶活为指标衡量红花对CZ一13代谢的影响。实验结果是:在。一50g/L浓度范围内,红花对CZ一13的生长的影响经历了一个由促进到抑制的过程,在O一30g/L的浓度范围内,红花对CZ一13的生长有较强促进作用且有明显的量效关系。如果红花浓度继续增大,CZ一13的生长受到抑制。与此同时纤溶酶活性变化也经历了一个先升高再降低的过程。 Hl对发酵炮制后红花的主要药效(活血化淤、抗氧化等)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是:经CZ一13发酵炮制后的红花其抗氧化(自由基氧化、肝脂质过氧化)活性和活血化淤活性都有不同幅度提高。 IV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CZ一13与红花共发酵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是:分别对一下五种样品(I)未经CZ一13发酵未加红花的发酵液;(11)经过CZ一13的发酵未加红花的发酵液;(111)未经CZ一13发酵加有30g/L红花的发酵液:(IV)经过CZ一13发酵加有309/L红花的发酵液:(v)309/L的红花水浸液进行了HPLC险测,发现红花中有一个保留时间为7.642m山的吸收峰消失,还有一个保留时间为12.457min的新吸收峰出现。关键词:地衣芽袍杆菌,纤溶酶,红花,相辅相成,炮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