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份水稻种质资源对稻瘟病的抗性及农艺性状评价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12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中国统一使用的7个稻瘟病菌生理小种鉴别品种对2009年从雅安采集、分离获得的66个稻瘟病菌单孢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并利用这66个菌株对59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抗谱测定。生理小种鉴定结果表明:66个供试菌株鉴定出6群28个生理小种。其中,ZB群为优势种群,出现频率为48.48%;次要种群为ZA、ZC群,其出现频率分别为22.39%、15.15%;优势小种为ZB31、ZA31及ZC15,其出现频率分别为19.70%、10.61%和9.09%。抗谱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抗性表现总体较好,其中抗病频率在70%-80%的共有6个,占所有供试品种的10.17%;抗病频率在80%-90%的共有39个,占供试品种的66.10%;抗病频率在90%以上的共有14个,占供试品种的23.72%。品种粤香占的抗病频率最高,为97.22%。同一品种对不同种群的抗病频率存在差异。对供试的59份水稻种质资源进行了田间抗性鉴定,结果表明:穗颈瘟表现免疫、叶瘟1-5级的品种共有6个,占供试品种的10.17%;穗颈瘟1级、叶瘟3-6级的品种共有10个,占供试品种的16.95%,高抗稻瘟病;穗颈瘟3级、叶瘟4-7级的品种共有8个占供试品种的13.56%,抗稻瘟病;穗颈瘟5级,叶瘟4-7级的品种共有14个,占供试品种的23.72%,中感稻瘟病;穗颈瘟7级,叶瘟5-8级的品种共有14个,占供试品种的23.72%,感稻瘟病;穗颈瘟9级,叶瘟6-7级的品种共有7个,占供试品种的11.86%,高感稻瘟病。利用22个鉴别菌株,通过离体接种的方法对上述59份种质资源进行了抗瘟基因型推导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0个品种能够推导出可能含有的抗病基因;18个含有未知抗性基因;11个品种由于抗性基因组成复杂而无法准确推导。在已推导出可能含有的抗性基因中,共有13对不同抗性基因出现。其中,Pik和Pia两对抗性基因的出现频率较高。通过聚类分析(阈值为0.85)可将供试品种按其抗性表现划分为8类,划分结果与抗瘟基因型推导结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经典遗传分析方法对其中两个品种粤香占及丰优1号进行了抗瘟性遗传分析。结果表明:粤香占及丰优1号的抗性遗传机制均为细胞核显性遗传。粤香占抗性组成复杂,抗性受3对主效基因控制,结合基因型推导结果表明其中1对抗性基因可能为Pia,另外2对抗性基因是未知的抗性基因;丰优1号可能含有的2对抗性基因分别为Pik-s和pi19。通过田间观察及室内考种对15份供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5份供试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有较大差异,播始天数99-125天,株高85.4-119.7cm,单株有效穗5.3-16.5穗,千粒重18.46 g-36.26g,穗着粒数72-155粒,结实率46.14%-91.79%,单株实粒重11.04-28.87g,理论产量165.59-433.10kg/亩。表明15份供试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根据育种目标选择利用。
其他文献
该文介绍了武昌辛亥革命博物馆陈列楼设计的形体变化,布展空间和外形特征。
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全球的金融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世界各主要的金融市场中大量的金融机构纷纷倒闭,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和大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时间,以银行业金融
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出现的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它在给支付市场带来便携化、效率化的支付替代产品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法律难题。美国和欧盟作为最早
德政就是有益人民的政治措施及政绩。要使国家得以大治,人民安居,乐业,就必须实施德政。东汉汉明帝刘庄及汉章帝刘炟深知德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位期间,推行德政,强国富民,大治天下
全面解读现代税法的制度构造是本文的首要目的。不管是历史上,还是各国间,税收制度都存在巨大的差异。对现代税法制度构造的解读,仅仅实证分析是不够的,而必须深入到现代税法
针对高速数字系统设计过程中电源分配网络去耦电容安装位置难以确定,安装方法缺乏标准的问题,提出基于去耦半径理论的电源分配网络去耦方法。该方法解决了去耦电容安装距离的定
目的: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发生变化,高嘌呤食物摄入量增加,痛风的患病率也逐渐增加。运用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因其毒副作用较多,且对伴有肾功能不全的病
耕地对人类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耕地作为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耕地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粮食安全,经济社会
从财务学的观点看,凡是有关资金收支行为的活动都可视作财务范畴。企业为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必将引发资金筹集、投放、收回和分配活动,从而衍生出环境财务学的新课题,建立环
该文从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环境中生态低技术产生的原因及相关理论入手,探讨了中国传统建筑环境中水的低技术生态应用的具体手法,总结了传统建筑环境中水的生态应用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