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育智能化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各种智能导学系统开始应用到实际的教学服务中。而机器解答作为智能导学系统的核心技术,可以有效提高系统的智能化程度和教学服务的质量。智能导学系统的教学辅导和学习测评都需要可读的机器解答过程。项目组提出了基于关系抽取的题目理解方法来获取数量关系组,并将关系组实例化为方程组,通过解方程组来求解题目。本论文在该项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面向智能导学的初中物理电路题可读解答生成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简单的可读解答系统。论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分析了可读解答的特征。初中物理电路题目的求解过程就是从已知条件出发,结合初中物理电路的相关公式和定理,逐步推导求解出问题的答案。可以看出,电路题目的求解具有严密的逻辑推导过程,上一步与下一步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因果关系。并且使用自然语言的形式描述这一逻辑推导过程。因此,可读解答的特征包括严密的逻辑推导过程和对这一过程的可读描述。为了生成可读解答,我们将这一逻辑关联的解题过程转换为解答的动作序列,然后提出了一种可读描述的语言模型生成解答动作的可读描述。2)研究了动作序列的生成方法。将初中物理电路题目的解答过程转换为动作序列,并通过构建子方程组生成解答的动作序列。通过关系抽取的机器解答方法,得到解题方程组并将其作为候选方程组,通过方程推理构建多个子方程组,再利用相关性分析移除与解题无关的子方程组。最后,将余下的子方程组转换为解答动作,输出解答的动作序列。3)提出了可读描述的语言模型。使用语言模型将解答动作翻译成自然语言形式描述的内容。在语言模型中,将解答动作与可读描述模板进行匹配,然后将解答动作填充到描述模板中生成可读描述。最后,将动作序列重构后,再逐步翻译生成完整的可读描述答案。4)设计并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可读解答系统。具体阐述了动作序列生成模块和可读描述生成模块的实现方法,构建了 40道测试题,经过测试,生成的动作序列的正确率为100%,生成的可读描述也更有可解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