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女性墓志铭研究

来源 :上海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mh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墓志铭作为一种应用文体,和书信一样,几乎在每个作家作品集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它不仅记录了墓主的家世源流和生平履历,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可是历代以来,只有为数不多的研究者从文章学和金石学角度作过一些研究。虽然近代有些学者开始注意到它的文学史价值,但对它的文化思想价值和社会学意义依然缺乏关注。明代墓志铭的研究情况也是如此。在现当代,明代的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甚至小品文都越来越成为研究者青睐的对象和关注的焦点,拥有丰富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的女性墓志铭却依旧无人问津,成为明代文学研究的一个空白点。 本文本着填补这一空白的意图,以明代女性墓志铭为研究对象,在简单地阐述了墓志铭的起源、发展和明代以前女性墓志铭的内容及特点后,着重从三个方面对明代女性墓志铭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述:首先是内容上,不仅详细地指出了传统内容在明代的新变,还用翔实的资料阐述了女性墓志铭在明代特有的新内容,重点是它所体现的时代特色和时代内容;其次,在全面了解了明代女性墓志铭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概括它区别于前代的五大特点:数量的庞大和内容的丰富,多样化的墓主身份,礼教观念的矛盾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新的夫妻观和女性观;最后,从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论述了明代墓志铭出现新变的原因,并着重分析论证了明代女性墓志铭所特有的文学价值和文学意义,从而为研究明代文学和明代社会生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其他文献
杨绛的写作游离于“主流文学”之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个人化写作,在杨绛七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其作品的创作风格变化不大,在她的作品中,我们时时能感受到幽默的流动、智慧的闪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诗经·周颂》是周王朝祭礼仪式所用歌诗,被视为诗之“正经”,在周代诗乐教化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依史学界的观点,中国古代的王朝祭祀属宗教行为,因而,祭仪所用歌诗亦当属宗
公安派在文坛的出现,是明代社会变革和人性思潮在文学界的回响。因受晚明哲学思潮和李贽等文人的影响,张扬个性、崇尚自由,成为了公安派“性灵说” 的核心思想。袁中道是公安
三棒鼓曾经是江汉平原一带汉族地区盛行的一种民间艺术。在民族大融合时期,汹涌的文化交流浪潮将它带到了土家族地区。在这里,它吸取了大量的土家族民间艺术风格和文化因素,形成
最新的医学研究发现:人的坏情绪,如压力、抑郁、愤怒、悲伤等,与高血压、高脂血症、吸烟和肥胖等一道并列为冠心病发作的高危因素!专家建议,预防心脏病,我们还应该学会“情绪管理”。    江苏省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科副主任医师周传伟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起病例——  一位患者说:“50岁那年,我的心脏就不行了,发过一次剧烈的心绞痛,持续超过了20分钟,用硝酸甘油都不管用。医生说我是不稳定性心绞痛,离心肌梗死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