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语言学是一门由生态学和语言学结合而成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个新兴的语言学分支,主要研究语言与生态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关系。生态语言学始于豪根对语言与生态和生物与生态环境之间所做的隐喻类比。经过多年的发展,该新兴学科已经建立其理论框架。基于豪根关于语言生态中两个关键因素的理论,在中国英语的语言生态中,使用和传播语言的是中国人或有中国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人,使用语言的社会是中国的社会,所以会有许多概念和事物植根于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反映中国人特有的认知模式。中国特有的概念和事物的主要英语语言形式就是中国英语词汇。中国英语词汇分为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上的中国英语词汇指已经在讲英语的国家得到广泛使用和认可并收录于国内外各个英文词典当中的中国英语借词,包括音译词,义借词和混合借词。第二个层面上的中国英语词汇指的是还未来的及被英语词典收录,但广泛使用于中国本土和国际交流中的音译词,义借词和混合借词。本研究选取的词汇范围包含这两个层面的中国英语词汇。论文主要使用定性研究方法,从生态语言学这个全新的理论角度通过文献分析和例子分析研究中国英语词汇的构成方式。论文从语言生态的三个维度:语言的符号生态,语言的社会文化生态,和语言的认知生态研究中国英语词汇的构成方式,包括音译、义借、混合。更具体地说,该论文研究了中国英语的符号生态,社会文化生态以及认知生态中的关键因素以及他们相互作用对中国英语词汇的构成方式产生的影响,旨在为中国英语词汇构成的具体过程,规律以及合理性做出分析和解释。中国英语词汇的研究对于中国英语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以生态语言学这个全新的视角来研究中国英语的词汇构成方式,期望进一步拓展中国英语词汇研究的方法,为承载中国文化概念的特有词汇进行英文翻译提供理论参考并为强化中国文化传播提供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