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信号混沌特性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ke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电信号作为人脑复杂电生理过程的表现,其中包含了与人脑的生理结构、状态相关的丰富信息,而由于其自身高度的复杂性,人们对脑电的这种不规律的振荡行为至今尚未完全理解。脑电信号被认为是一种不具备各态历经性的非平稳信号,传统的信号处理方法往往不能有效地反映出大脑的活动过程,而非线性动力学方法,如混沌、分岔等,为脑电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目前脑电信号混沌特性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于大脑在不同内外部因素影响下可能出现的复杂行为方面,仍有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认识。本文研究了几类脑电模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脑电的混沌动力学行为。提出了一类带有时延的脑电模型,其中包含了疾病、衰老等可能因素对大脑信息传递的影响,研究了时延状态下脑电模型的Hopf分岔和振荡现象。针对时延因素的影响,进一步提出了一种导数反馈控制方法,消除了时延带来的影响,其研究结果为相关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还研究了由兴奋型和抑制型两种耦合神经元集群所表达的脑电模型,在对其进行降阶,线性化等处理后,得到了其稳定条件。通过改变神经元集群兴奋性输入,研究了模型发生的复杂动力学过程。通过绘制分岔图和Lyapunov指数图,直观地验证了在不同输入强度下模型的分岔、周期窗、混沌等动力学行为。考虑到诱发电位等实验中外部刺激因素,研究了一类脑皮层功能柱模型,通过改变锥体细胞与神经元之间的连接数量,得到了不同频率成分的脑电形式。在一定的外部刺激下,模型出现了Hopf分岔,研究了该模型的稳定状态与周期振荡之间的关系。脑-机接口是一种全新的人机接口方式,是近年来脑功能研究的热点课题。脑-机接口技术可以恢复有严重运动障碍患者的正常运动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为了将脑电信号的混沌特征应用于假手控制系统,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设计了与视觉输入相关的脑电实验,研究视觉输入对脑电非线性特征的影响。通过运用多种混沌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分析了在有视觉输入和无视觉输入两种状态下脑电关联维数的变化过程,在无视觉输入的情况下大脑的活动更多的表现为自治状态,复杂程度降低,而在有视觉输入时脑电信号中包含了视觉信息加工等诸多因素,复杂度较高。进一步提出了一种连续计算脑电混沌维数复杂度的方法,获得了脑电信号关联积分的线性区间,基于对原始数据的分割,降低了算法的计算负载,并讨论了如何消除数据分段对维数复杂度计算的影响,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最后,在理论与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基于脑电混沌特征的假手控制系统。设计开发了系统的硬件平台,包括信号放大,滤波处理,信号隔离,模数转换等环节,进一步编制了系统的分析软件。基于脑电信号的混沌特征,实现了对机械假手的控制,并得到了较高的正确率。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血浆代谢物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7年5月~2018年11月就诊于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头部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的340例住院患者。根据
通过SDS-PAGE对小麦亚基成分分析,采用ImmunoCAP250全自动体外免疫检测系统测定小麦过敏患者不同个体对小麦致敏蛋白的识别结果,并以我国12例小麦过敏患者的血清为探针,3例正
超越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必要条件。超越,让创新成为可能,也让人成为创新的目的。我国古代儒家书院课程,在知行贯通的课程形态背后展现出虑敬相生、自然更新的课程心理结构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是成人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IGVH基因的突变状态是CLL患者最重要的预后标记,而Zeta链相关蛋白激酶(ZAP-70)可作为IGVH突变状态的替代标记。CD38是一
制冷系统在实际运行时其工作状况是大幅度变化的,针对压缩机变工况运行时机理模型难以全面反映实际运行的复杂因素而造成精度不高问题,依据变质量系统热力学理论,采用机理分析和
为了满足通信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创新需要,构建了一个基于ARM和WiFi的视频传输实验系统。该系统由不同的功能模块组成,实现前端视频采集、视频压缩、网络传输、视频播
师范钢琴教学与其它各类钢琴教学相比是有很多相同之处的 ,但也有它自身的特点。探索其教学特点、教学规律、研究其教学方法 ,是放在师范钢琴教师面前的课题。
<正>在过去的10年中,我几乎每年都参加英特尔在中国举办的信息技术峰会(IDF),也算亲历了英特尔10年来在技术创新、市场拓展、行业引导、应用推广等多个方面的发展。今年恰逢
中日两国语言在他称词的使用上各具特色。因此,中国日语学习者(以下简称“学习者”)在日语他称词的使用上容易受到母语迁移的影响。学习者在实际使用时往往容易出现不当的用
施工安全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象征,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命脉。笔者根据多年实践工作经验,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特点进行阐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希望可以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