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二酚内酯及其衍生物的异源表达、纯化及其杀线虫活性的研究

来源 :汕头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hcbwr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线虫病害严重危害农林业生产,近年来国内线虫病害呈快速上升,而且生产中使用的杀线虫剂品种单一、毒性大、效果低,急需开发新的杀线虫剂。可喜的是,近年来人们发现聚酮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杀线虫活性,但其来源受限。为此,本研究采用分子生物学等技术在异源表达、纯化8种苯二酚内酯及其衍生物的基础之上,采用浸渍法对其杀线虫活性及其分子基础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所获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通过异源组合生物合成,获得包括monocillin II、10,11-dehydrocurvularin、cis-14,15-dehydrocurvularin、trans-resorcylide、desmethyl-lasiodiplodin、trans-14,15-dehydrocurvularin、pre-asperfuranone、cytosporone A8种苯二酚内酯及其衍生物,并且利用“硅胶柱层析-TLC-HPLC”分离纯化流程及重结晶的方法,快速获得成分单一的化合物  (2)采用浸渍法发现,发现8种苯二酚内酯及其衍生物中的2种化合物10,11-dehydrocurvularin和desmethyl-lasiodiplodin表现出较好的杀线虫活性,其处理秀丽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二龄幼虫(L2)24h后,0.1mg/mL、0.2mg/mL和0.5mg/mL的10,11-dehydrocurvularin和desmethyl-lasiodiplodin对线虫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95%、15.30%、46.41%和3.41%、8.94%、27.47%;半致死浓度(EC50)分别为0.58mg/mL和1.10mg/mL;而其它6种化合物在0.5mg/mL下,其校正死亡率不超过10%。  (3)选取杀线虫活性较好的化合物desmethyl-lasiodiplodin,利用修饰酶对其修饰后研究其杀线虫活性的分子基础。结果发现,与修饰之前相比较,修饰后产物lasiodiplodin、desmethyl-lasiodiplodin-3-O-glucoside和desmethyl-lasiodiplodin-4-O-methyl-3-O-glucopyranoside的杀线虫活性显著降低,其EC50分别为4.41mg/mL,2.89mg/mL和6.20mg/mL。  综上所述,本研究在成功获得8种异源表达的苯二酚内酯及其衍生物的基础之上,首次发现10,11-dehydrocurvularin和desmethyl-lasiodiplodin2种化合物具有较好的杀线虫活性,且desmethyl-lasiodiplodin修饰后可明显影响其杀线虫活性。所获研究结果为苯二酚内酯及其衍生物的异源表达、纯化提供了的新的思路,同时为揭示其杀线虫机理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促进线虫防治制剂的开发。
其他文献
LiV_3O_8作为水系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容量高,成本较低,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LiV_3O_8作为电池的负极材料进行充放电时,循环性能还不够理想,影响了其商品化应用和发展。分别以Mg和Fe作为掺杂元素,通过掺杂改性的方法来改善LiV_3O_8的电化学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LiV_3O_8、Li_(1-2x)Mg_xV_3O_8(x=0.5%、1%、2%、3%)、L
生物燃料电池(BFC)分为微生物燃料电池和酶生物燃料电池。由于媒生物燃料电池比微生物燃料电池产电量更高,已作为一类新型能源,成为各国科学家的研究热点。一直以来,功率问题是影响酶生物燃料电池发展的瓶颈。通过阳极修饰促进电子转移,进而提高酶生物燃料电池产电性能,成为当前酶生物燃料电池的研究重点。本论文利用层状金属双氢氧化物(LDH)和多壁碳纳米管(MWNT)在固定化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的同时,制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