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合作社社员参与行为的研究

来源 :河北经贸大学 | 被引量 : 10次 | 上传用户:zzm09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截至目前,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在数量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合作社质量的发展并未跟上其数量发展的步伐,这引起了国内学者对其“内卷化”问题的关注。已有的研究大多将合作社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其发展中的影响因素和制度困境,但是对合作社组织中最具能动力的因素——参与人行为的重视不足,而社员是合作社发展的动力所在。本文试图从参与人行为的视角出发,将社员参与行为作为研究重点,目的是从心理学角度分析社员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证结果探讨社员参与行为和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以扩展的计划行为理论为依据,构建社员参与行为结构模型,设计调查问卷,选取河北省7家合作社社员作为调研对象,共发放3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回收286份。实证结果表明,社员参与合作社事务的行为目标、行为态度、主观规范和控制认知能够直接作用于社员的行为意愿,而且这四者对行为意愿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而且作用效果是逐渐减弱的。这四者对社员参与合作社事务行为的影响,既存在直接影响,又存在间接影响。其中,社员参与合作社事务的行为目标、行为态度以及主观规范对社员行为的作用是通过行为意愿完全中介实现的,并未直接作用于社员行为,即只存在间接效果,而且社员行为目标对社员参与行为的间接效果最大。与社员行为态度、行为目标以及主观规范相比,控制认知对社员参与行为的作用机理较为复杂,是由两条路径实现的:一是由行为意愿中介到参与行为,即存在间接效果;二是能够对社员参与合作社事务的行为产生直接影响,即存在直接效果。可见控制认知对社员参与行为的作用效果是直接效果和间接效果并存的,而社员行为态度、行为目标以及主观规范对社员参与行为的作用效果只存在间接效果,相同的是它们对社员行为的间接效果都是由行为意愿中介完成的。控制认知对社员参与行为的两种效果并不相同,由行为意愿中介到参与行为的效果小于行为控制认知对参与行为的直接影响。控制认知对社员参与行为的总效果与间接效果和直接效果二者之和是一致的,这说明排挤效用是不存在的。行为意愿直接影响社员的参与行为,而且其作用于参与行为的影响大于控制认知作用于参与行为的总影响。由于受到客观条件和研究能力的局限性,尽管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搜集相关资料,但是论文仍然存在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本文的研究对象局限在河北省农民专业合作社中的生产者社员,并未对合作社中的非生产者社员以及国内其他地方的合作社社员行为进行研究。因此,本文得出的有关结论是否具有全国性的普遍意义,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其他文献
农业无形资产评估基本理论是农业无形资产评估在实践中得以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农业无形资产评估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评估实际,对农业无形资产评估的概
特殊教育教师参与教育科研,要以科研的思路去审视特殊教育教学的过程,在日常工作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通过研究了解学生、改变学生,提高特殊教育的质量,推动特
本文以南京市旅游景区(点)系统为例,采用测算与分析空间关联分形雏数的方法对景区(点)系统的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根据旅游景区(点)系统空间结构的无标度特性和遵循的进化过程,认为对
本文是著名欧华作家赵淑侠对学术新秀陈秀端的博士论文《文化与性别:赵淑侠的书写维度》的读后感。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教育、科研与农民以及政府与农民之间的联系纽带和桥梁,其职能是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程技术服务,实质是信息的传递和反馈的沟通过程。本文以探
兼顾农业产业体系调整与种植结构调整需要在自然条件的基础上遵循经济规律,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西双版纳的橡胶种植已经极大地挤占了农户种植其他作物的资金、劳动力及土
“顿渐之争”古已有之,而宗密对这个问题做了很好的梳理。他总结了六种关于“顿渐”的不同观点,其中他对“顿悟顿修”“顿悟渐修”以及“法无顿渐,顿渐在机”这三种观点比较
<正>高职高专院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高职院校的学生党员是青年学生中的先进分子,在校期间是学习的楷模,学生管理的重要
本文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逆向选择理论等相关学科理论,通过对传统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回顾与反思,系统的分析了吉林省新农合制度的运行效果,得出新农合制度
白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经历了早期的与巫医相伴、南诏大理国时期的与宗教混杂、元明清时期的与中医交融、近现代的与西医碰撞等四个阶段,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