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肝脓肿病原学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对其预后价值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cloveroc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细菌性肝脓肿是一种潜在威胁生命的疾病,影响了世界许多地方,特别是亚洲国家,发病率从1.1-17.6/10万不等[1]。有文献报道细菌性肝脓肿若不能早期规范合理的治疗,其死亡率可高达80%[2]。遗憾的是细菌性肝脓肿病原学局部地区缺乏报道,目前亦无细菌性肝脓肿预后的有效标志物,然而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to-lymphocyte ratio,NLR)作为多种疾病预后标志物应用越来越广泛[3-4],但NLR对细菌性肝脓肿预后报道较少,仍需我们进一步探讨。目的:收集临床肝脓肿患者信息,分析细菌性肝脓肿病例的主要临床特征、菌株分布情况、细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探讨NLR对细菌性肝脓肿的预后价值,以期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帮助。方法: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15年6月至2018年11月符合纳入标准[5]的26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主要临床特征、细菌培养菌株分布情况、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实验室检查结果的差异;根据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收治科室和临床预后分为普通病房组和重症监护病房组、死亡组与生存组,计算每组的NLR并对其预后进行分析。运用SPSS25.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6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中,男性患者166例(63.12%),女性患者97例(36.88%),男女比例为1.71∶1。细菌性肝脓肿基础疾病比较,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患者多伴有糖尿病106例(70.67%)(P<0.05),非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多伴有胆道疾病19例(65.52%)(P<0.05)。26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细菌培养共获得11种218株细菌,革兰氏阴性杆菌208株,肺炎克雷伯菌176株(80.73%)占绝对优势,其次大肠埃希菌19株(8.72%);革兰阳性菌10株,分别为中间链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产单核李斯特菌各2株(0.92%)。其中227例行穿刺脓液培养,181例(79.74%)脓液培养结果阳性,培养获得183株细菌,肺炎克雷伯菌152株(83.06%),大肠埃希菌13株(7.10%)。111例行血培养,35例(31.53%)血培养结果阳性,培养获得35株细菌,肺炎克雷伯菌24株(68.57%),大肠埃希菌6株(17.14%)。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提示,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磺胺类、四环素类敏感性均大于85%。19株大肠埃希菌药物敏感性实验结果提示,15株(78.95%)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其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曲松、头孢唑林、头孢呋辛),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耐药率大于90%。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曲南敏感率30%左右,对头孢替坦、酶抑制剂复方制剂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高于85%,碳青霉烯类(美罗培南、亚胺培南)敏感率均为100%。263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最终129名患者被纳入预后相关因素分析。多元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LR(OR=1.053,95%CI:1.012-1.096,P=0.011)是预测患者收住重症监护病房的唯一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UC)84.9%(95%CI:0.774-0.924),最佳临界值12.25。NLR(OR=1.070,95%CI:1.003-1.142,P=0.041)也是预测患者死亡的唯一危险因素,ROC曲线下面积(AUC)91.6%(95%CI=0.863-0.969),最佳临界值25.19。结论:细菌性肝脓肿患者以男性居多,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多伴有糖尿病,非肺炎克雷伯菌肝脓肿多伴有胆道疾病。细菌性肝脓肿主要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其次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药敏实验结果显示其对常见抗生素均较敏感;产(ESBLs)大肠埃希菌治疗应首选头孢替坦、碳青霉烯类抗生素。NLR与细菌性肝脓肿的预后不良呈正相关;高水平NLR可以预测细菌性肝脓肿患者应收住重症监护、预后差、高死亡率。
其他文献
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占世界陆地的1/3,共有18000000多平方英里(4400万km^2)。拥有世界上1/3的人口。它比南、北美洲大,是欧洲的4倍。亚洲体育的多样性与更加丰富的文化和社会多样
为探讨大运动量训练对红细胞膜自由基代谢状况发生变化的可能原因及白藜芦醇对其影响。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A)、训练组(B)和训练+白藜芦醇组(C),进行8周递增负
龟纹瓢虫Propylaeajaponica(Thunberg,1781)是多种农林生境的重要捕食性天敌之一,在害虫生物防治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由于诱虫灯具有绿色、高效等特点在害虫监测和高效防控中得到广泛使用,但其在诱杀靶标害虫的同时也诱杀了大量昆虫天敌,即“敌我不分”。解决该问题的前提是,在摸清灯下天敌优势种类的基础上,揭示天敌优势种趋光行为的结构基础和成因。因此,本文利用组织解剖学和行为
目的:探究右胸骨旁第二肋间横切口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同一术者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实施的111例单纯主动脉瓣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49例右胸骨旁第二肋间横切口微创主动脉瓣置换术组(微创组)和62例正中开胸主动脉瓣置换术组(正中组),比较两组间术前、术中及术后资料。应用SPSS21.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
激活后增强效应作为一种即时效应,指机体受到一定负荷刺激后产生肌肉收缩,进而引起机体爆发力急速增加的现象。下肢爆发力是决定短跑运动员竞技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丰富的下肢爆发力训练手段能够促使运动员更快进入训练和比赛状态,提升比赛竞争力。所以,本文旨在探寻通过不同负荷深蹲练习使肌肉承受一定强度的刺激,在不同恢复时间点对短跑运动员下肢爆发力起到的影响效果,分析不同负荷及恢复时间激活后增强效应对短跑运动员下
合成生物学以系统生物学为基础,应用工程学标准化、模块化、系统化的设计理念,设计并创造元件(Parts)、装置(Devices)、以及模块(Motifs),并利用这些设计、创造的“合成生物学零件”对现有的生物系统(Systems)进行改造和优化,或者人工重新合成具有预设特定功能的生物系统,实现在医药、农业、环境领域的大规模生产和应用。白藜芦醇是一种存在于自然界的天然抗毒素,在植物受到胁迫时分泌产生,